新闻中心封面
景行伙伴:百特教育的转型之路
03-16
2017

景行伙伴:百特教育的转型之路

2016-03-01 马广志 南都公益基金会 南都公益基金会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资助优秀公益项目,推动民间组织的社会创新,促进社会平等和谐。我们认为,如果每个人心中都怀有希望,这个社会就会有光明的前途。   编者按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是2015年南都景行计划合作伙伴。面对机构的“七年之痒”,百特教育开始了从项目的实施者转型为行业的推动者之路。“佰特公学”这一新品牌,由此诞生。   新公益时代,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机构重建、品牌营销等逐步成为常态。在多种因素的连带作用下,慈善公益事业的变化让公益机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种形势下,转型就成为一些公益机构的必答题,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现在就已经坐在了机构转型的考场上。“我们要创建一个名为‘佰特公学’的新品牌,机构也将由一个项目的实施者转型为行业的推动者。”2月26日,在该组织的第二届开放理事会现场,创始人及理事长王胜在接受《善达网》专访时说。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创始人及理事长 王胜 王胜表示,百特过去6年累计服务了100万的青少年,未来五年此数字要达到1000万。“为此,百特必须转型,变身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一个枢纽型平台,实现项目的课程化、产品化、标准化,让其能被其他更多的人所用。”   但王胜也坦言,“这次转型相当于百特的七年之痒,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在资金支持、品牌建设、网络建设和对外合作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压力。”   “没有品牌,就没办法推广” 善达网:什么是“佰特公学”? 王胜:佰特公学是“佰特经济教育公民学院”的缩写,是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推出的一个新品牌,除了延续原来的理念外,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进行财经素养的教育,培养新一代的经济公民。   佰特公学追求卓越。国外一些非常优质私立学校一般都被尊称为“公学” ,比如英国的伊顿公学,虽然我们不是办学校,但公学所具备的个性、卓越、特色却是我们可以追求的。简单说,佰特公学就是用卓越的方式来培养新一代的经济公民。   另外,佰特公学的课程是国际课程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典范。因为财经素养教育是全球通用的教育,美国、英国、荷兰等国家的相关课程除了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外,在很多方面与我国是一致的。   善达网:佰特公学的使命是什么? 王胜:就是“通过经济公民教育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社会技能和金融技能,共创更好未来”。追求卓越的目的就是共创更好未来,这是我们内在的一种精神。   善达网:你是基于怎样的考虑要推出这样一个新品牌? 王胜:就是要转型。百特做了6年的时间,在国内20几个省份,几十个城市来推进财商教育,尽管我们已经服务了100万的青少年,但与中国有几亿的青少年相比,还是微不足道,不过是一个很小的样本试验。   百特教育引进的国际课程,在进行一定的本土化改造后,通过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或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做的试点,证明是可行的。接下来,我们当然希望它能让更多的儿童和青少年受益。这样的话,单靠百特教育自己是做不过来的,我们希望汇集更多的组织或个人一起做这个事业。   这时候,就面临一个宣传推广的需求,需要一个全新的品牌来承载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公益营销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并变成他们自己的行动,没有品牌是没办法做这个事的。   善达网:百特教育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经济公民,但“经济公民”这个词在很多人看来,并不太好理解或接受。 王胜:所以,我们用了一个更大众化的词,叫“财经素养”。   善达网:这与之前百特教育 “财商教育”有什么不同?一般人看来,这个词有点高大上,不大容易看得懂。 王胜:财经素养是现代公民所必需的素养,具有基本财经素养的学生成年后能更好地保护和增加个人的家庭财富,更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和金融稳定。或者说,有一定财经素养的青少年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财经素养它包含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如何管理钱财、如何规划未来、如何面对复杂人生抉择做出选择等内容。   财经素养和经济公民是一体两面,如果一个人是合格的经济公民,那意味着他就具备了一定的财经素养;一个人如果有了一定的财经素养,那就可能是一个经济公民。   善达网:春节以来,网上有大量关于孩子压岁钱如何处理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来看,大多数人的认识还停留在“财商”上,没有上长升到“财经素养”这个层面。 王胜:钱的管理=财商,这只是一个很狭隘的理解。这就犹如一个有智商的人并不意味着他有智慧,一个有财商的人不意味着他有财经素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善达网:培养孩子们的财经素养在国家层面好像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国外在这方面有什么经验? 王胜:财经素养的概念其实是个舶来品,英文叫Financial Literacy。现在国际上已经有18个国家把提高中小学生财经素养作为国家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   “转型就是要实现项目的课程化、产品化、标准化” 善达网:从2015年下半年,百特就走上了转型之路。为什么要转型? 王胜:百特过去6年累计服务了100万的青少年,未来五年此数字要达到1000万,为此,百特要将项目升级为产品,由一个项目的实施者转型为行业的推动者,成为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一个枢纽型平台,实现项目的课程化、产品化、标准化,让其能被其他更多的人所用,为大规模复制建立基础。简单来说,转型后就是与其他NGO开展合作,由百特向这些NGO输出品牌、课程和人才建设,然后这些NGO利用自己的资源去开展财商教育项目。   之所以要转型,首先这是百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从机构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来讲,转型是必须的。没有一家基金会或者政府部门会永远拿钱去资助你,所以依靠基金会资助的模式不可持续。   其次,转型也是达成百特使命的要求。百特的使命是让中国更多的青少年从小接受经济公民教育,这个使命注定不是百特自己能完成的,它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转变。这个系统性的转变不是依靠做项目能实现的,而是要达成全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认知,促进政府在政策上的转型。   第三,转型也是资助方的要求。百特的主要资助方花旗银行基金会作为一个百年的基金会,对于社会问题的改变有非常清晰的战略眼光。百特是花旗基金会孵化的一个机构。从战略角度讲,花旗基金会希望百特做成一个全国性的平台,推动行业的进步,而不仅仅是拿钱执行项目的机构。这样的要求不仅来自花旗基金会一家,其它资助方也有这样的想法,包括南都公益基金会等。   当然,我个人对转型也是支持的。我是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全球理事,这家公益机构在全球推广儿童社会理财课程,它不为合作伙伴提供资金,仅输出课程和人力建设。相比于国内基金会动辄上亿的收入,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2015年全年的收入仅有1500万人民币左右,但全球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家NGO在它的领导下覆盖了500万儿童和青少年,这个才叫真正的社会影响力。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做法是一个活生生的打造平台的案例,我在一步步学习它的做法。我们并不需要太多的钱,我们需要的是人、社会组织、政府接受我们的理念,然后用各自的资源一起推动青少年财商教育。   在战略转型的同时,我们的机构内部也会转型。原有的地区办公室会逐步转变为地区性的平台,实现财务自负盈亏。   善达网:从2015年下半年到现在已近半年了,转型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王胜:收获在于,百特从公益项目向公益产品的转变已经迈出了一大步。比如我们之前的阿福童项目,每年暑假做两次教师培训就已经忙翻天了,因为每次培训我们都要根据学员订制培训课程。去年,我们一个暑假做了20场教师培训,因为所有的培训流程都标准化、规范化了,实现了可复制,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也增加了我们的信心。我们同时为12个教育局做了培训,效果也不错。我们现在正对所有的幼儿课程、青少年课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另外,我们的品牌建设、网络建设和对外合作都在推进之中。例如跟“国际计划”的合作,已经在云南广南县全面铺开,效果非常好。   善达网:如何选择合作的公益组织? 王胜:一方面双方要理念契合;另外要看对方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同时我们会根据对方的经济实力决定是否收费或者收费多少。比如对于一些特别贫困地区的NGO,我们可能会选择不收费。除此之外,现在还没有什么特别明确的选择标准。   “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 善达网:既然是转型,就意味着风险和挑战。你遇到的挑战有哪些? 王胜:这次转型相当于百特的七年之痒,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是从项目实施方转变为平台输出方,我们这么想,资助方未必会这样想,那么资金就会存在一个很大的缺档,这在某种程度上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压力。那么理事会就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人才储备不足。员工做项目惯了,突然不做了,他们不知道怎么改变自己的身份。这就意味着需要不同的员工,或者员工需要重新培训和新的教育。这个挑战是巨大的。   第三,一旦成为枢纽性平台,如果没有网络的支持,品牌、课程及服务的推广是不可能的。过去6年我们的网络建设严重不足,现在转型后,面临的压力就更大了。   第四,品牌营销能力不足。品牌是让别人认同你的基本的传播点,我们对品牌建设之前不够重视,这是我们的一块短板。   这四个方面的能力没有两到三年的时间是搞不定的,当然,也存在搞不定就会失败的可能,但我们不怕,有信心。   除了面临的这四个挑战外,第二个方面,我们要实现5年使1000万青少年受益的目标,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战略实施规划,也没有清晰的预算,这可能会被其他的理事或者其他人士所诟病。   第三个方面,在中国要推动政府政策的改变,把金融教育纳入国家教育内容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政府不可能拍脑袋做决策,它的政策需要大量的数据做支撑。提供数据意味着我们要投一大笔钱去做全国的数据调查,花旗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些钱去做这个事情,但我们还要去筹更多的钱。   第四个方面,要获得很多学者的支持也很不容易。这方面我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经历会有所帮助。   善达网:做产品输出,其实是在做标准,做流程。 王胜:对。流程标准化的同时,也意味着产品服务的精细化。因为一套流程不会覆盖所有的年级,比如说,可能是一二年级一套,三四年级一个套……产品的规范化和精细化同步进行。这其实都是商业思维的结果,它改变了原来做服务的态度,能够用更低廉、更规范、更有质量的产品来服务客户。原来做项目时,服务做的好与坏,是自己说了算;而产品标准化后,则是别人说了算,是用户思维。所以说,我主张用商业思维来做公益,就是从用户出发,重构服务流程,这样教育公益行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除了商业思维的影响,互联网思维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即互联网+教育。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互联网思维不是一定要上互联网,最重要的是一种人人参与、人人付费、人人成长和人人收获的理念,百特的使命是“共创更美好未来”,“共创”就是人人参与,“未来”则是人人成长、人人收获,正是互联网思维的体现。   善达网:百特教育转型是教育公益行业的一件大事,这对整个教育公益行业的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王胜:我不敢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其它的教育公益组织如果想要向全国推广,百特提供了一个从实操型教育公益机构转变成枢纽型教育公益平台的样本,可作为一个范例参考。另外,百特实际上是通过一门课程来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所有通过课程建设来推动中国教育创新的公益组织都可以从百特这里得到一些借鉴,包括如何让政府部门接受你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标准化等等。   还有一点,百特既使用公益手段又使用商业手段来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们不局限于哪一种形式,这对于其它公益组织可能也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为《善达网》执行主编、《益先生》创始人   文章来源:善达网

查看更多
汇智成财,丰硕人生——2017“汇丰村镇银行学生成长计划”
03-16
2017

汇智成财,丰硕人生——2017“汇丰村镇银行学生成长计划”

2017年3月,汇丰村镇银行携手国内首家青少年儿童财商教育机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12所村镇银行所在地启动为期三年的“汇丰村镇银行学生成长计划”。启动仪式当天,12所汇丰村镇银行为首批288名学习优异的贫困学生颁发总额为人民币576,000的奖学金。同时百特教育率先为6个地区的学生开展财商知识与社会技能的主题讲座。预计在未来的一年,项目将使受益范围扩展至24所合作高中的4,788名高中生。   “汇丰村镇银行学生成长计划”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公益项目,共计投入2,754,000元人民币,旨在让汇丰村镇银行所在地的高中生接触到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汇丰村镇银行引进百特教育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从自我认识、生活及财商知识技能、社会技能、职业探索等方面精心设计财商嘉年华活动,运用参与式教学、同伴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沉浸体验,习得相关的财经素养和技能,助力学生自信自立、珍视规则的成长发展。12家村镇银行还将为优秀贫寒学子提供一年2 ,000的奖学金,三年预期将有864名学生因此获益。   根据百特教育在2016年针对15-21岁青少年财经素养现状调研的结果显示,仅五成受调青少年持有相对成熟的财富观,大部分学生有储蓄意识却难以转化为持续性理财行为。汇丰村镇银行早在2013年便开始关注村镇学校学生的财经素养的培养和理财意识的塑造。今年全新启动的第二期三年规划以“汇智成财,丰硕人生”为核心理念,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及家庭贫困的优秀学生提供了一次开启自我认知、参与团队协作、规划未来生活的实践机会。该项目的开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为当前缺乏青少年金融知识教育和财经素养积累的广大农村地区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汇丰村镇银行作为首家进入中国农村市场的国际性银行,自2007年成立以来,秉承集团经营理念,致力于服务三农,与当地社区共成长。此次“汇丰村镇银行学生成长计划”活动的开展体现了汇丰对本地社区的长久承诺,为更好的服务当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附注: 1、汇丰村镇银行
汇丰是首家进入中国农村市场的国际性银行。2007年12月,湖边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开业、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汇丰已在湖北、重庆、福建、北京、广东、大连、湖南和山东等地建立了12家汇丰村镇银行,及其下属的10家支行,服务网点达到22个,是内地外资银行中最广泛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2、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是汇丰集团的始创成员,集团通过旗下四大环球业务,包括零售银行及财富管理、工商金融、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以及环球私人银行,为全球超过4,600万客户提供服务。汇丰集团在欧洲、亚洲、北美洲及拉丁美洲、中东及北非7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超过4,400个分支机构,为全球客户服务。于2016年6月30日,集团的资产总值为26,08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3、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 百特教育作为CYFI国际儿童及青少年金融教育联盟、WISE世界教育创新中心、AVPN亚洲公益创投联盟的成员,为3-2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主要来自于中低收入家庭,包括城市中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及农村留守家庭提供多种多样的财商、生活技能和社会创新课程,积极推广和普及金融教育,提升儿童及青少年的公民素养、财经素养及创业精神。成立7年多以来,百特教育共有52位全职和988位志愿者共同工作,提供的经济公民教育服务已经累计覆盖40多个城市,服务了超过150万余名的儿童及青少年。未来百特教育希望用5年的时间服务1,000万儿童和青少年。

查看更多
凤凰网:随手记21天 记账赛落幕
03-10
2017

凤凰网:随手记21天 记账赛落幕

原标题:随手记21天 记账赛落幕 日前,国内领先的个人记账理财应用随手记联合广州百特青少年发展中心主办的“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遍布全国5大城市的10余所高校,参与人数超过24700人,旨在通过连续记账普及财商教育知识,帮助青年提高个人财务管理与生活规划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最终,来自新会机电中专电子商务专业的赵国杰同学因其完整的记账内容,清晰的记账目标和详实的记账分析,从2万余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一举摘获“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记账达人奖,获得由随手记颁发6000元现金奖励,以及活动荣誉证书与随手记社区荣誉勋章。随手科技副总裁焦义刚表示,随手记乐于发挥产品在个人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优势,帮助青年通过有计划地记账和理财,提升其财富管理能力及生活幸福指数。未来随手记将携手公益组织、社会企业举办更多有意义的财商教育活动,让更广泛的群体受惠于财商的提升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进步。(黄希尔) 原文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61230/50500794_0.shtml

查看更多
网易财经:随手记21天记账赛圆满落幕
03-10
2017

网易财经:随手记21天记账赛圆满落幕

日前,个人记账理财应用随手记联合广州百特青少年发展中心主办的“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活动落下帷幕。本次活动遍布全国五大城市的10余所高校,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下载使用人数突破24705次。参与活动的24000余名青年学生,通过随手记记录自己在21天内的收支与生活,并将账单流水、记账分析图、心得感言等内容分享至随手记理财社区,以及班级群、微博、人人网、校园论坛等社交平台,在高校内引发了一股记账热潮。 原文链接:http://money.163.com/17/0102/02/C9O9VISJ002580S6.html

查看更多
Aflatoun Asia Regional Newsletter- Success Story - Be Better China
02-27
2017

Aflatoun Asia Regional Newsletter- Success Story - Be Better China

National Aflatoun Fiesta The 2016 National Aflatoun Fiesta was held in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which is one of the Aflatoun concept schools on 15th-16th,Dec. There were about 200 experts and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chools and NGOs participated in the Fiesta. The students took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sta. They guided the guests, introduced the Aflatoun Experiential Centers, hosted the Children Financial Show. In the morning of 15th,Dec. there were four excellent Aflatoun teachers taught four typical classes. The guests could chose to inspect and learn from any teacher they like. It was the time to make comments after the class. What made it different was the students shared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class firstly, then the experts and our guests could share their comments, which was just the “Children center” principal of Aflatoun. After the classes, our guests visited the Aflatoun Experimential Centers of the school, there were five different topic Centers which included clothing, food, living, traveling and finance. The guests didn’t just view, they need to experiment the activities and earn their Aflatoun money which could be used in the street market in the afternoon. In the afternoon, the students from five different schools showed themselves by different ways like their handcrafts, drama, cross talk which all about the Aflatoun and finance. After the show, it was the “School happy day”. There was no class, no homework, they can chose to read book in the library, show themselves on the stage, watch movie, play in the playground or sell and buy things in the street market, and so on. In the morning of 16th,Dec. it was the National youth&children financial education seminar. Our experts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Aflatoun concept schools shared their ideas and stories about the financial education and Aflatoun curriculum. After the Fiesta, more and more schools and teachers begin to know more about Aflatoun and are interested in the Aflatoun and want to join in the Aflatoun team.   Be Better China Aflatoun Fiesta was held at Su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ity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on 15-16 Dec (up picture); Aflatoun Fiesta Postcard (down picture)

查看更多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小蝌蚪牵手阿福童 嘉年华共话财商教
01-19
2017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小蝌蚪牵手阿福童 嘉年华共话财商教

12月15日-16日,第三届全国阿福童嘉年华,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小蝌蚪生活日”现场交流会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贵州、江苏等地三百多名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主办,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承办。研讨会期间,阿福童课堂展示、校园阿福童生活体验馆参观、儿童财商展示秀、小蝌蚪生活日集市、主题发言讨论等活动项目有序开展,精彩纷呈。 开幕式后第一项活动——阿福童课堂展示,来自上海、苏州和成都的四位老师同时开课,与会嘉宾们自由选择观摩《疯狂购物》、《团队建设》、《生存游戏》、《我的手印》等课程。随后,全体嘉宾来到科小的生活馆和博物馆,在孩子们引导下,嘉宾们体验了“邮递快乐”、“布艺社团”、“厨艺对对碰”、“爱拼才会赢”、“国绣针艺”、“连线非遗”、“机器人展示”等特色项目,每体验一个项目嘉宾们都获得一个“美丽分”。每一位嘉宾凭借“美丽分”可以在科小银行兑换蝌蚪币。 15日下午,学校举办的小蝌蚪生活日集市更是夺人眼球。据了解,这个集市是科小实施财商课程以来开办的最大规模的创业实践活动。由孩子们亲手制作各色手工艺品,设计各种好玩的游戏,从确定市场商品、取摊位名、设计广告、宣传促销、到现场管理经营,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活动现场,“旧时光”、“绘生活”、“纸藤花开”、“哈皮乐园”、“巧匠铺子”、“魔法小屋”、“梦幻奇趣坊”、“一流百货店”……一个个摊位上商品琳琅满目,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个店铺的标价牌上都可以看到“KDB”的身影,原来此次集市上流通的货币仅限由科小银行发行的“货币”——蝌蚪币。“通过集市活动,让孩子们体会‘赚钱’的不易,实践财商课程中学习到的‘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等生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财经素养。”据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小蝌蚪集市外,学校还开展了“蝌蚪影院”、“清山慧谷大讲坛”、“我是小达人”、“ ‘棋’乐无穷”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对科技城实验小学的生活教育与阿福童课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胜、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校长徐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先后进行了《教育创新与财经素养的实践》、《让儿童因自己而美丽——经济公民教育的目标、困境与未来》、《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阿福童财商课程与青年教师成长》、《小学德育的最新发展和阿福童项目的意义》等主题发言。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常州清英外国语学校作为项目学校代表作了经验介绍。最后,大会进行了颁奖,表彰了一批全国阿福童项目优秀教师和优秀财商秀展示节目。 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了苏州科技实验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践行了学校一直倡导的“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童年生活”的教育理念。作为青少年财经素养领域内的一次全国性的盛会,科小经验得到了专家学者、教师们的高度称赞。(王庆玲)  图为小蝌蚪们在集市上交易。王庆玲/摄  

查看更多
中国教师报:财商教育贵在让学生“做中学”
01-19
2017

中国教师报:财商教育贵在让学生“做中学”

 不论是“流行”多年的“月光族”,还是近期爆出的一系列校园贷乱象,都反映出一个问题:财商教育的缺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青少年财商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12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阿福童嘉年华活动塈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小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等省份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人员就培养青少年财经素养这一主题展开热议。    比较国外,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让认知水平有限的青少年理解和掌握财经知识?    “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说,财商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一定要围绕实践活动展开。2009年,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与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合作,引进公益项目“阿福童”,让儿童通过学习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与责任、储蓄与消费、计划与预算、社会及商业创业等五大主题课程,意识到金钱和其他资源的价值,通过社会商业创业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2015年引入“阿福童”课程,在学校设置生活馆,开设“科小银行”,银行会向学校提供货币蝌蚪币的存储和贷款等服务。学生只要有蝌蚪印章,就可以在班主任或“科小银行”兑换蝌蚪币。校长徐瑛介绍,学生可以用蝌蚪币在定期开市的跳蚤市场进行消费,也可以在“科小银行”进行投资理财。    此次活动中,与会者深入学校生活馆,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学生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然后得到蝌蚪章,兑换蝌蚪币。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机投小学、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合肥市望城湖小学等学校,通过学生作品、短片及学生小品、相声等,为与会者展示了在培养学生财商的经验和成果。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还将财商课程纳入课表。 不过,财商教育只是教学生怎么花钱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认为,财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管理开支,更要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拥有财经概念和风险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技能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的能力。 未来,学校开展财商教育应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未来公民拥有独立、理性、创新、宽容等品质,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拥有同样的品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强调,“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最终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目标。”    “学校开展财商教育一定要避免庸俗化,不仅仅是理性认识金钱,还要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生活,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理财思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建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学校在寻找教育专家支持的同时,应该让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走进校园,引领教师更专业地开展教育教学。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2015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可财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只有20%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对此,王胜建议,家庭财商教育同样要秉持“做中学”的原则,从细处入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财商教育的方法也可以迁移到学习、生活之中,构建一个整体教育体系。齐学红也表示,做好青少年财商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需要学生、教师、专家共同实践,才能真正普及财经知识,培养学生财经意识,进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理解财富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

查看更多
财经素养教育也可以很好玩
01-19
2017

财经素养教育也可以很好玩

       12月15日至16日,全国阿福童嘉年华活动塈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苏州科技城小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川、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共两百多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儿童和青少年财商教育的教育公益机构——联合主办。   15号的活动主题是阿福童嘉年华。上海百特教育理事长王胜介绍,这是国内开展阿福童课程的学校每年一度的大联欢。今年由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承办的嘉年华活动全程由学生唱主角。路线引导、场馆介绍、活动主持基本由学生负责。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意外不断、惊喜连连。   上午第一项活动是阿福童展示课,上海、苏州和成都的四位老师同时开课。与会嘉宾自由选择观摩《团队建设》《我的手印》《疯狂购物》《生存游戏》。这四个主题是阿福童课程最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将以儿童为中心、参与式教学这些教育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   评课环节先请上课的学生发言,这一设置让很多听课嘉宾眼前一亮。以往公开课结束后,一般都是学生退场,听课老师评课。课是为学生上的,评课却听不到学生的声音,阿福童教学活动打破了这种司空见惯的怪现象,这也是“以儿童为中心”理念的一个体现。   观摩课后,嘉宾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生活馆。科技城实验小学校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融合,充分利用学校条件,按照“衣、食、住、行、财”五大主题建立了生活馆。“衣”馆的课程包括穿衣礼仪和各种手工制作等,学生们可以亲手用缝纫机制作一些小物件;“食”馆则可以学习制作中西式糕点;“住”馆内有各种丰富的建筑模型,学生由此可以对建筑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在“行”馆,会教授学生如何订票、如何选择出行路线和整理行囊等实用技能;“财”馆是科小的虚拟银行所在,学校发行虚拟货币——科小币,可在校园进行消费,以培养孩子具有基本的理财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科小老师会把这些内容综合体现在如劳技课、思想品德课等原有的课程中。   让嘉宾们意外的是,与以往的参观不同,他们不只是走走看看听听,还要在科小学生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然后得到一定数值的科小币。参与式教学,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下午,五所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阿福童课程成果展示秀。他们有的带来了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通过短片介绍同学们对阿福童的喜爱,还有的孩子通过小品、相声向嘉宾们展示了课程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展示秀结束,嘉宾们手中的科小币派上了用场。   这天是科小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小蝌蚪快乐生活日。每次的“快乐生活日”,学校不设置传统课堂,孩子们不用做作业,他们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可以到报告厅观影,可以到生活馆学习技能,可以到小讲坛上一展身手;还可以一起在操场上玩耍,一起在实验室里探索,一起组织跳蚤市场。   当快乐生活日和嘉年华撞到一起,自然就更加的快乐,更加的火热。校园里都是科小师生幸福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嘉宾们兴致勃勃地拿着上午参观答题“挣”到的科小币在集市中和“小商人”们讨价还价,然后带着孩子们自己制件的小商品满意离去。   如果说15号的关键词是“热闹”,带给嘉宾们的主要是激动,那么16号的关键词应该是“沉静”,带给嘉宾们的更多的思考。   科小报告厅,两百多会嘉宾开起了圆桌会议,共同探讨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这个热点问题。这几年“月光族”“草莓族”日益增多,前不久又爆出大学女生“裸贷”事件,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已经充分说明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现在需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受益人群范围。   本次活动学术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介绍了国内近年来教育创新与财经素养的实践情况,21世纪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阐释了经济公民教育的目标、困境与未来,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创始人、理事长王胜分享了机构从事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体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分析了学校德育与阿福童课程的关系。   研讨会上,科技城小学校校长徐瑛讲述了学校稳妥开展阿福童课程的过程以及课程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副校长张炜介绍了科小“小蝌蚪生活日”的开展情况;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许新征主任展示了学校进行“学生行为银行”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专家学者的的理论分析与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给与会嘉宾很大启发。“明年,我们学校也要开展阿福童课程!”几位前来参观学习的校长兴奋地说。

查看更多
 苏州科技城实小:财商儿童玩转“小蝌蚪生活日”
01-19
2017

苏州科技城实小:财商儿童玩转“小蝌蚪生活日”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里异常热闹,“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我们这里棉花糖一元一根哦!”“清仓大甩卖,2元一件”…… 学生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科小的孩子们在儿童跳蚤市场忙活着,各个商品摊位依次摆开,吸引了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学生表示,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活动,我很喜欢,老师不是每件事情都帮助我们,我们学会了自己策划,自己去买卖。 据了解,当天,科技城实小举办了“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小蝌蚪生活日”现场交流会。孩子们放下书包,度过一天的快乐校园生活,参观的老师们也真切的体验了一把儿童财商教育的整个过程。 学生张沐阳说,今天的身份是一个卖家,我们摊位名称叫做“心灵手巧”,主要卖的就是布艺社团时做的布袋子和铅笔盒。     副校长茅剑英说:“小蝌蚪生活日”是科小的一个品牌活动,在这天我们的孩子们不带书包,在校园里开展各自活动。比如,这次的小蝌蚪生活日里有“儿童影院”、“清山慧谷小讲坛”、还有“科学小达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贴近生活的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展现自我,学会生活的技能的同时获得一个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生活。  

查看更多
王胜:重新回归商业,用商业反哺公益
01-18
2017

王胜:重新回归商业,用商业反哺公益

来源:《中国慈善家》2016年12月刊 作者:王筱 原标题:王胜:另一种回归 王胜:上海百特教育创始人、理事长 2016这一年,王胜终于踏实了。 百特教育向商业领域迈出的回归一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向。 “这是很爽的一年,”王胜说,倒不是由于重归熟悉的商业氛围,而是真的觉得百特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专注财经素养教育已七年的百特很清楚,这是一片商业与公益融合的教育蓝海。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开始向日渐流行的“社会企业”转型,以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参照样板,立志走出一条自我造血的公益新路。王胜创办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2015年6月,上海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个月后,它又以社会企业的身份获得了天使轮融资300万元。   开拓蓝海   在2005年之前,一直在商业领域冲锋的王胜,对教育和公益完全没有概念,直到投入曾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教育学者朱永新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我过去做什么都是要算的,核算产业形势、收益、成本、盈利能力之类。但朱老师的团队,为了推广新教育实验,几乎啥也不算,全情付出。”王胜说。 朱永新曾这样形容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个“疯子”带着一群“傻子”为教育理想往前冲。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后,王胜的许多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2008年,花旗中国CSR找到教育博士在读、时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的王胜,希望其帮忙推广“理财有道”这本启蒙读本,把书“送”进上海、北京各所名校。 书最终被送进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等名校。在这一过程中,王胜意外地发现,学生们喜欢看这本书。尽管喜欢这种财商教育书籍的老师很少,但学生们的真实反应让王胜敏锐地看到了机会:财经素养教育不就是他正在寻找的教育改革突破口吗?一方面,这种教育课程在国内尚不发达,甚至处于被忽略的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们的喜爱正说明了这是时代真实的需求。 此时已有多年创业经验、深谙商业思维的王胜心里清楚,如果开办一家商业化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机构,钱不会少挣。但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公益之路—不是把专业课程“卖”给那些城市象牙塔中条件优渥的学生,而是“送课”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他看来,后者一般会更早地进入社会,他们比那些家境富裕的名校生更急需财经素养教育,也更缺乏其他途径获得这种教育。 朱永新有个重要的教育观点: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体自身的改变,来推动中国教育现状的改变。王胜在此基础上有着进一步的思考,“靠个人太慢。能不能有一种可以迅速复制推广、持续性强的东西来推进改革?” 2009年,王胜与张玮共同创办了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致力于青少年的经济公民教育。经济公民这一概念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百特教育共同发起,王胜如此概括其特征:“其一是会做选择,作为一个经济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会做选择;其二是负责任,要有责任感,无论是对自己、家庭,还是对社区,负责任非常重要;其三还必须懂规则,不仅是外部规则,还有自己的规则;最后两点,愿意合作、敢于创新创业。这五个元素构成了经济公民的逻辑体系。” 百特教育的课程设计包含了对经济学、财经素养、生活技能、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在上海、江苏、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市作了试点。无论在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在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还是城市里比较好的公办学校,百特教育都努力实施经济公民课程。 百特教育创始不久,王胜经由花旗集团基金会组织的国际金融教育峰会,结识了总部位于荷兰的国际著名社会理财教育组织—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获得了“阿福童Aflatoun”课程(还包括Aflatot和Aflateen课程)在中国的独家授权。该课程由社会、金融、创业等五个模块组成,社会课程包括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和责任两部分,金融课程分为储蓄和消费、计划和预算两部分,另有一个单列的儿童创业部分。 然而,在社区实施这一课程时,百特教育发现,来学习的同一拨孩子年龄不同,来的频率也不一。一般的课程设置都需要学生定期连续学习,才能累积产生效用,而对于流动性较高的儿童群体来说,这种常规化设置并不适用。诸如此类的情况让王胜逐渐意识到了市场的多样化潜力与“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也对百特教育的产品阵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产品的标准化研发,很多公益机构根本没有能力做。”   以公司养公益   2015年的王胜是有些困惑的。他对百特教育的热情一如既往,但是对行业前景的预判让他得出结论:转型是必须的。 他屡次重申自己转型的决心,“这次转型相当于百特的七年之痒,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但是究竟怎么转,转到哪里去,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作为民办非营利机构起家的百特教育并不缺捐赠,除了从创立伊始就结缘的花旗集团基金会之外,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外资助方都给予了持续资助,并且捐赠金额逐年增加。 尽管与捐赠方关系稳定,且不缺乏资金,但王胜习惯了走一步看三步。他认为,一个机构如果常年保持依赖于捐赠,是不合理的,在财务上是不健康的。 同时,大部分捐赠是限定性的,规定了资金以何种方式用于何种用途。不论资助方如何慷慨与理性,毕竟并非实际运作者,机构的独立性、创新性与自主意志容易受到有形无形的限制。此外,2009年时还是一片蓝海的财经素养教育领域,在百特教育的开拓之后,市场需求已经呈现明显的增长与多元化趋势。成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孩子,在财经素养教育中所需的侧重点有显著不同,这向百特教育产品的设计、更迭与推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公益机构的运作模式下,团队研发能力、反应速度都很难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单纯依赖捐赠做教育创新,想撬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几乎不可能。面对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内部结构性的风险,成立公司,以商业运作模式高速发展与盈利,从而更有力地支持公益,这是王胜做社会企业最主要的动力。 面对乡村留守儿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等学生流动性较高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百特的社会企业团队研发了“阿福童盒子”产品供公益传播:一个盒子中有六个活动,单独成型,保证孩子来一次就有相对成体系的收获。在此基础上,百特团队又进一步研发了“财富魔法盒子”,内容同样由六个方面构成,但是相对更复杂,针对中高端家庭孩子的需求所设计。 自此,百特开始了两步走的战略—作为公益机构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服务于留守儿童等中低端家庭,作为社会企业的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面向中高端家庭更精细复杂的需求提供相应产品以获得盈利,反哺公益。 “我们2016年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我的很多精力转到社会企业这边来了。”王胜说,“我觉得这边的发展,一定会对公益机构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促使那边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且我们这边研发出的好产品,我会把它进行转换。” 2016年的实践让王胜放心不少,虽然暂时还未开始盈利,但在这最艰难的第一年,背负着很重的研发压力,百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基本能够自负盈亏。投资者的支持也让王胜坚信自己这一步没走错,大家达成共识,一旦开始盈利,先把利润的30%捐给百特教育公益,此外百特教育公益还享有社会企业20%的股份。 目前,以社会企业为发展方向的公益机构很多,但由于普遍缺少商业人才、管理低效、社会创新能力弱、市场触角不灵敏、文化差异等原因,转型成功者寥寥。 在外界看来,王胜已然吹响变革的号角—百特教育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是到2020年时能够把受益群体扩展到一千万儿童和青少年。从2015年的54万到五年后的一千万是一个不小的跨度,支撑这份豪情壮志的是王胜对于接下来重点工作的清晰认识:把项目精心升级为标准化、可量化、可复制的产品;由教育机构向平台型企业发展,与各地政府、企业、组织、有能力的个人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力,并通过互联网为全国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当个老教练就好   “我王胜是做企业出生,我是创业体质,是开创性质的,但是你让我守护好一个机构,不是我不能做到,只是那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有更擅长的人,那么我就找到接班者了。”谈及未来,王胜如是说。 倾心于教育事业的人似乎都拥有一种对年青一代由衷的信任,王胜也不例外。他已经为百特教育物色好了一支85后团队,明年将正式对外公布具体信息。 王胜认为,如果他不让出这个位置,对机构转型将是不利的,因为服务对象终归是95后与00后。如果他“堵”在这个位置上,年轻人也始终欠缺成长机会。他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这个团队只会比自己更强,到时候他安心做一个理事会成员就好。 但在此之前,王胜明白,他还要再坚持两三年的时间,用以完成这个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艰巨任务。“未来五年,我可能会把50%的精力花在这上面,把它做成功。因为如果这个做不成功,整个大的转型都是胡扯。必须成功。”他说,“如果它失败,那么整个百特都有可能失败,将是一个巨大打击。”另外50%的精力,他打算在整个教育行业生态上面做一些研究。 至于五年开外的时光,王胜认为,不论是百特教育公益,还是百特教育商业,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不再是他所要停留的地方。一旦百特教育稳定下来,他就会及时变换角色,仍旧是专注于教育公益行业与年轻人的辅导,但不再拼一线。“当一个老教练就很好,对行业说说话,开开会,写写书,不是挺好嘛,干嘛非要做第一线呢。”多年连续创业,看起来似乎永远不会疲惫的王胜已做好了功成身退的心理建设。

查看更多
一财专访:青年行
01-16
2017

一财专访:青年行

青年,你该有怎样的财商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事件,再次把这个青年群体与校园借贷的灰色产业链推到公众面前。从年龄上,她们已经是成人,但该群体的风险意识薄弱程度令社会震惊。 那么,青年在面对消费诱惑,该如何辨别其中蕴藏的风险和自身承受能力?她们,又该具备怎样的财商知识呢。 谁在裸贷   在新近“裸条”事件涉及的近百位位女性中,除了部分青年为了满足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费欲望外,另有一些涉事青年由于创业资金链断裂、紧急事件需高额资金处理等因素。 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据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王胜观察,涉事青年人中“很多都来自于弱势群体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本身比较低,既不完全了解风险,也不知道怎么管理风险。” 在青年学生的消费信贷问题上,王胜认为,青年学生对风险及其防御方式一无所知,这是造成很多悲剧的重要原因,“风险意识缺乏,特别是财务风险意识缺乏是很重要的事,他们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也缺乏渠道去获得相关的信息。” 这次的“裸条”事件,产业链条中很多部分触及法律法规。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即使在合法借款的情况下,如果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也不受法律保护。但相关新闻事件中的年利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值。 而且,贷款人的一系列行为还涉及侵犯他人人格权、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涉嫌组织卖淫罪、涉嫌构成介绍卖淫罪,而被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性交易者涉嫌构成嫖娼,资金流动平台在一定情况下涉嫌构成非法集资罪。 但对于大部分的青年群体来说,既对这些法律规范存在认知空白,遇到事情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求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如果这些青年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及维权途径,也就能通过认识法律去认识自己的金融行为背后的风险。 百特教育从2009年开始就从事青年群体的财商公益教育活动,最初以送青少年理财读物进校园的方式开始。王胜说:“金融教育公益课程,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说很新,从小到大,包括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系统管理自己的钱财,以及规划未来,整个青少年教育阶段存在很大的需求和空白。” 目前社会上,由于认知空白的受害人群更多的是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能够尽早地掌握财经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和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赋能,帮他们减缓贫富差距带来的命运的不公,摆脱阶层固化带来的影响,促进技能提升。”王胜说。 财商意识   “专业的财商教育培训师在做测试调查的时候,发现孩子在3岁左右就应该接受财商教育了,远远不是通常说的‘小孩子还小不要跟他讲钱’,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很小就要开始的素质教育行为。”在花旗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毛志华看来,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应该及早着手,而“金融机构利用专知和能力做公益性的金融教育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毛志华举例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到让他们认识钱,知道人民币是什么,拿这个可以做什么,以及父母辛苦工作是要去赚钱,从小建立起孩子理解父母以及对金钱的正确认识。 从小培养财商意识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在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青少年财经素养研究中心的活动中,荷兰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总干事罗兰先生介绍,研究机构认为财经素养有四个基本维度:包括计算能力、分散风险、了解通货膨胀和复利的能力;但国际研究也表明,全球范围内平均只有1/4的家长准备教给孩子这些基本的财务知识。 中国的情况在这几年有了显著变化,据百特教育介绍,“2009年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只有不到10%的家长认可青少年财商教育有价值,等到去年2015年做调查的时候,80%左右的家长认可理财教育重要性,但只有不到20%的家长知道怎么教。” 王胜认为,国内的年轻家长们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重视度越来越高。“这两年百特教育做了很多社区亲子财商教育活动,大部分都是家长参与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参与进行教育,越年轻的家长越接受这个理念。” 百特教育此前尝试了线下工作坊、手机、网络、视频等多种方法,接下来也要跟沪江网、一直播这样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进行合作,“我们不能忽视移动互联网的力量,作为平台要输出自己的想法、理念、做法,让更多的家长、青年直接受益。”王胜表示。 因材施教   如何进行财商教育? 王胜认为当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不同年龄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财经素养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接触面和社会财富都不一样,不同程度上有不同标准。” 小学生只需要知道零花钱怎么管理、钱存在哪里、是不是制定花钱的计划、有没有参与家庭购物、开销设计;而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银行业务,甚至现在有了智能手机,购物更加方便,多了更多支付、借贷、理财的渠道,需要了解的知识就需要更全面。 以花旗青少年财商素质教育的项目设置为例,针对小学生群体,有“神探贝妮”的项目,进行最基础的财商、金融知识的普及,利用如儿童戏剧、卡通漫画这些小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小学年龄层的孩子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针对高中生则规划了“理财有道”项目,通过一些培训、工作坊的形式,提升高中生对金融理财知识、今后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内容的认知,并且学习一些技能要素。 针对职高、技术学校的学生,百特教育与花旗共同开展的则是“青年行”项目,从多方面培养,让青年人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职校学生面临毕业时,该如何为他们踏入社会做准备,不仅需要为独立成人做准备,到了社会上作为一个社会人,企业中作为一个工作者,去创业的时候需要采取的形式,这些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设计。” 毛志华说:“就像国外的项目到国内落地时需要因地制宜一样,每个地方、每个年龄段的青年人需要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引进的是整体的一套的方法,但要有效传递,需要不断调整,因材施教。”

查看更多
随手记21天记账赛圆满落幕 记账热潮席卷高校
01-10
2017

随手记21天记账赛圆满落幕 记账热潮席卷高校

话说,你参加了今年倍倍倍儿受欢迎的一个挑战赛?! 日前,国内领先的个人记账理财应用随手记联合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主办的“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遍布全国五大城市的十余所高校,参赛人数超过24700人,旨在通过连续记账普及财商教育知识,帮助青年提高个人财务管理与生活规划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与人生观。   通过记账普及高校财商教育   财商和智商、情商一起被教育学家们列入“三商”教育。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财商更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关键能力之一。前段时间,各地校园贷纠纷、大学生误信电信诈骗等新闻层出不穷,更加凸显财商教育的必要性。   而记账无疑是推动财商教育有效可行的重要方式。通过连续记账这一行为,能够直观地个人的消费习惯和收支结构,同时理性规划个人的财富生活。随手记作为国内记账应用领域的开创者与引领者,联合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在11月4日至12月25日期间,深入西安交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五邑大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举办“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活动,并设置6000元梦想基金大奖,旨在通过21天这一使行为产生改变的周期,倡导大学生坚持每天记账,重视个人财务生活质量,培养自律管理与理性消费意识。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广州地区负责人桑星连表示, “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属于上海百特教育青年行公益项目,在花旗集团基金会的支持下,自2012年至今已覆盖全国15个城市,旨在提升青少年生活及财商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自我管理并应对生活中的问题,用经济学思维规划学习工作及未来。“本次携手随手记发起挑战记账活动,希望能够为青年搭建自主管理、共同行动交流的社群平台,促进良好财商习惯的养成。” 近3万名学生挑战6000元记账奖   据悉,随手记为“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打造了21天专属活动账本,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下载使用人数突破24705次。参与活动的两万四千余名青年学生,通过随手记记录自己在21天内的收支与生活,并将账单流水、记账分析图、心得感言等内容分享至随手记理财社区,以及班级群、微博、人人网、校园论坛等社交平台,在高校内引发了一股记账热潮。 最终,来自新会机电中专电子商务专业的赵国杰同学因其完整的记账内容,清晰的记账目标和详实的记账分析,从2万余名参赛学生中脱颖而出,一举摘获 “挑战21天记账—青年行”记账达人奖,获得由随手记颁发6000元现金奖励,以及活动荣誉证书与随手记社区荣誉勋章。赵国杰表示,记账源于坚持,坚持则是胜利,“记账已经成为我的一个好习惯,这不仅有助于管理好我们的收支,也能锻炼自己的恒心。谢谢随手记能帮我们管理好零花钱,让我明白记账的重要性。”   如赵国杰所言,随手记齐全的记账功能和人性化的产品体验得到了众多同学一致“点赞”。据了解,使用随手记能够在生活场景中随时随地“记一笔”,并且能在记账的基础上辅助用户设置预算,控制不必要的冲动消费,从而达到不乱花钱的目的,开启理财生活第一步。   随手科技副总裁焦义刚表示,随手记乐于发挥自身在个人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优势,帮助青年通过有计划地记账和理财,提升其财富管理能力及生活幸福指数。未来随手记将携手公益组织、社会企业举办更多有意义的财商教育活动,让更广泛的群体受惠于财商的提升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进步。 关于青年行 青年行社会理财教育项目由花旗集团基金会联合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于2012年共同发起。项目通过系统的青年财商线上线下课程,校园社团活动和全国财经素养大赛等形式,助力青年人在面对校园生活以及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金融问题时,提升自我应对能力,习得一生有用的生活技能和财商技能,用经济学思维规划生活、学习、工作,将青年人培养成为自我选择、自主负责,共同生活的经济公民。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80所学校参加这一项目,其中42所学校将青年行课程列为校本课程,直接受益中学生、职业学校学生近60,000人,而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相对贫困的家庭。   青年行期待你的加入!

查看更多
捐赠支持 订阅资讯

订阅佰特快讯,了解我们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