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封面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小蝌蚪牵手阿福童 嘉年华共话财商教
01-19
2017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小蝌蚪牵手阿福童 嘉年华共话财商教

12月15日-16日,第三届全国阿福童嘉年华,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小蝌蚪生活日”现场交流会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贵州、江苏等地三百多名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参加了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主办,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承办。研讨会期间,阿福童课堂展示、校园阿福童生活体验馆参观、儿童财商展示秀、小蝌蚪生活日集市、主题发言讨论等活动项目有序开展,精彩纷呈。 开幕式后第一项活动——阿福童课堂展示,来自上海、苏州和成都的四位老师同时开课,与会嘉宾们自由选择观摩《疯狂购物》、《团队建设》、《生存游戏》、《我的手印》等课程。随后,全体嘉宾来到科小的生活馆和博物馆,在孩子们引导下,嘉宾们体验了“邮递快乐”、“布艺社团”、“厨艺对对碰”、“爱拼才会赢”、“国绣针艺”、“连线非遗”、“机器人展示”等特色项目,每体验一个项目嘉宾们都获得一个“美丽分”。每一位嘉宾凭借“美丽分”可以在科小银行兑换蝌蚪币。 15日下午,学校举办的小蝌蚪生活日集市更是夺人眼球。据了解,这个集市是科小实施财商课程以来开办的最大规模的创业实践活动。由孩子们亲手制作各色手工艺品,设计各种好玩的游戏,从确定市场商品、取摊位名、设计广告、宣传促销、到现场管理经营,这一系列的过程学生都参与其中。在活动现场,“旧时光”、“绘生活”、“纸藤花开”、“哈皮乐园”、“巧匠铺子”、“魔法小屋”、“梦幻奇趣坊”、“一流百货店”……一个个摊位上商品琳琅满目,摊位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每个店铺的标价牌上都可以看到“KDB”的身影,原来此次集市上流通的货币仅限由科小银行发行的“货币”——蝌蚪币。“通过集市活动,让孩子们体会‘赚钱’的不易,实践财商课程中学习到的‘货比三家’、‘理性消费’等生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财经素养。”据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小蝌蚪集市外,学校还开展了“蝌蚪影院”、“清山慧谷大讲坛”、“我是小达人”、“ ‘棋’乐无穷”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研讨会主题发言环节,与会嘉宾对科技城实验小学的生活教育与阿福童课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创始人兼理事长王胜、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校长徐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先后进行了《教育创新与财经素养的实践》、《让儿童因自己而美丽——经济公民教育的目标、困境与未来》、《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路径》、《阿福童财商课程与青年教师成长》、《小学德育的最新发展和阿福童项目的意义》等主题发言。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常州清英外国语学校作为项目学校代表作了经验介绍。最后,大会进行了颁奖,表彰了一批全国阿福童项目优秀教师和优秀财商秀展示节目。 此次活动全方位展示了苏州科技实验小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践行了学校一直倡导的“让儿童过一种完整而幸福童年生活”的教育理念。作为青少年财经素养领域内的一次全国性的盛会,科小经验得到了专家学者、教师们的高度称赞。(王庆玲)  图为小蝌蚪们在集市上交易。王庆玲/摄  

查看更多
中国教师报:财商教育贵在让学生“做中学”
01-19
2017

中国教师报:财商教育贵在让学生“做中学”

 不论是“流行”多年的“月光族”,还是近期爆出的一系列校园贷乱象,都反映出一个问题:财商教育的缺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青少年财商教育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12月15日至16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阿福童嘉年华活动塈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在江苏省苏州科技城小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河南等省份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活动,与会人员就培养青少年财经素养这一主题展开热议。    比较国外,我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让认知水平有限的青少年理解和掌握财经知识?    “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习。”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理事长王胜说,财商是一种理性思考的能力,一定要围绕实践活动展开。2009年,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与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合作,引进公益项目“阿福童”,让儿童通过学习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与责任、储蓄与消费、计划与预算、社会及商业创业等五大主题课程,意识到金钱和其他资源的价值,通过社会商业创业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2015年引入“阿福童”课程,在学校设置生活馆,开设“科小银行”,银行会向学校提供货币蝌蚪币的存储和贷款等服务。学生只要有蝌蚪印章,就可以在班主任或“科小银行”兑换蝌蚪币。校长徐瑛介绍,学生可以用蝌蚪币在定期开市的跳蚤市场进行消费,也可以在“科小银行”进行投资理财。    此次活动中,与会者深入学校生活馆,在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学生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然后得到蝌蚪章,兑换蝌蚪币。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成都市机投小学、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附属小学、合肥市望城湖小学等学校,通过学生作品、短片及学生小品、相声等,为与会者展示了在培养学生财商的经验和成果。这些学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开展了形式丰富的社团活动,还将财商课程纳入课表。 不过,财商教育只是教学生怎么花钱吗?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认为,财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管理开支,更要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拥有财经概念和风险知识和理解力,以及运用这些技能在广泛的财经背景中做出有效决策、提高个人和社会经济利益的能力。 未来,学校开展财商教育应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未来公民拥有独立、理性、创新、宽容等品质,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要拥有同样的品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强调,“任何教育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实践中练习,学会与人沟通合作,最终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目标。”    “学校开展财商教育一定要避免庸俗化,不仅仅是理性认识金钱,还要引导学生回到真实生活,培养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理财思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建议,“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学校在寻找教育专家支持的同时,应该让经济、管理等领域的专家走进校园,引领教师更专业地开展教育教学。    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2015年的一项全国调查显示,超过80%的家长认可财商教育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但只有20%的家长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    对此,王胜建议,家庭财商教育同样要秉持“做中学”的原则,从细处入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同时,财商教育的方法也可以迁移到学习、生活之中,构建一个整体教育体系。齐学红也表示,做好青少年财商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社区的配合,需要学生、教师、专家共同实践,才能真正普及财经知识,培养学生财经意识,进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理解财富的内涵和人生的意义。

查看更多
财经素养教育也可以很好玩
01-19
2017

财经素养教育也可以很好玩

       12月15日至16日,全国阿福童嘉年华活动塈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在苏州科技城小学校举行。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四川、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教育管理人员、学校师生共两百多人参加了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国内第一家专业从事儿童和青少年财商教育的教育公益机构——联合主办。   15号的活动主题是阿福童嘉年华。上海百特教育理事长王胜介绍,这是国内开展阿福童课程的学校每年一度的大联欢。今年由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校承办的嘉年华活动全程由学生唱主角。路线引导、场馆介绍、活动主持基本由学生负责。与会嘉宾纷纷表示意外不断、惊喜连连。   上午第一项活动是阿福童展示课,上海、苏州和成都的四位老师同时开课。与会嘉宾自由选择观摩《团队建设》《我的手印》《疯狂购物》《生存游戏》。这四个主题是阿福童课程最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执教老师将以儿童为中心、参与式教学这些教育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   评课环节先请上课的学生发言,这一设置让很多听课嘉宾眼前一亮。以往公开课结束后,一般都是学生退场,听课老师评课。课是为学生上的,评课却听不到学生的声音,阿福童教学活动打破了这种司空见惯的怪现象,这也是“以儿童为中心”理念的一个体现。   观摩课后,嘉宾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科技城实验小学校的生活馆。科技城实验小学校非常重视教学与生活的融合,充分利用学校条件,按照“衣、食、住、行、财”五大主题建立了生活馆。“衣”馆的课程包括穿衣礼仪和各种手工制作等,学生们可以亲手用缝纫机制作一些小物件;“食”馆则可以学习制作中西式糕点;“住”馆内有各种丰富的建筑模型,学生由此可以对建筑结构有一个直观的认知;在“行”馆,会教授学生如何订票、如何选择出行路线和整理行囊等实用技能;“财”馆是科小的虚拟银行所在,学校发行虚拟货币——科小币,可在校园进行消费,以培养孩子具有基本的理财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教学中,科小老师会把这些内容综合体现在如劳技课、思想品德课等原有的课程中。   让嘉宾们意外的是,与以往的参观不同,他们不只是走走看看听听,还要在科小学生的引导下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然后得到一定数值的科小币。参与式教学,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   下午,五所学校的孩子们进行了阿福童课程成果展示秀。他们有的带来了自己的手工作品,有的通过短片介绍同学们对阿福童的喜爱,还有的孩子通过小品、相声向嘉宾们展示了课程给自己带来的变化。   展示秀结束,嘉宾们手中的科小币派上了用场。   这天是科小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小蝌蚪快乐生活日。每次的“快乐生活日”,学校不设置传统课堂,孩子们不用做作业,他们可以到图书馆看书,可以到报告厅观影,可以到生活馆学习技能,可以到小讲坛上一展身手;还可以一起在操场上玩耍,一起在实验室里探索,一起组织跳蚤市场。   当快乐生活日和嘉年华撞到一起,自然就更加的快乐,更加的火热。校园里都是科小师生幸福的笑脸、开心的笑声。嘉宾们兴致勃勃地拿着上午参观答题“挣”到的科小币在集市中和“小商人”们讨价还价,然后带着孩子们自己制件的小商品满意离去。   如果说15号的关键词是“热闹”,带给嘉宾们的主要是激动,那么16号的关键词应该是“沉静”,带给嘉宾们的更多的思考。   科小报告厅,两百多会嘉宾开起了圆桌会议,共同探讨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这个热点问题。这几年“月光族”“草莓族”日益增多,前不久又爆出大学女生“裸贷”事件,大家一致认为,经济发展、社会变化已经充分说明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现在需要从政策层面上加大推广力度、扩大受益人群范围。   本次活动学术指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介绍了国内近年来教育创新与财经素养的实践情况,21世纪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扬州中学特级教师王雄阐释了经济公民教育的目标、困境与未来,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创始人、理事长王胜分享了机构从事中小学财经素养教育的实践体会,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分析了学校德育与阿福童课程的关系。   研讨会上,科技城小学校校长徐瑛讲述了学校稳妥开展阿福童课程的过程以及课程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副校长张炜介绍了科小“小蝌蚪生活日”的开展情况;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的许新征主任展示了学校进行“学生行为银行”建设的做法和成效。   专家学者的的理论分析与来自一线的实践经验给与会嘉宾很大启发。“明年,我们学校也要开展阿福童课程!”几位前来参观学习的校长兴奋地说。

查看更多
 苏州科技城实小:财商儿童玩转“小蝌蚪生活日”
01-19
2017

苏州科技城实小:财商儿童玩转“小蝌蚪生活日”

苏州科技城实验小学里异常热闹,“走过路过不要错过,都来瞧一瞧、看一看啊!”“我们这里棉花糖一元一根哦!”“清仓大甩卖,2元一件”…… 学生的吆喝声此起彼伏,科小的孩子们在儿童跳蚤市场忙活着,各个商品摊位依次摆开,吸引了许多老师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 学生表示,我们学校有很多这样的活动,我很喜欢,老师不是每件事情都帮助我们,我们学会了自己策划,自己去买卖。 据了解,当天,科技城实小举办了“2016年全国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专题研讨会”暨“小蝌蚪生活日”现场交流会。孩子们放下书包,度过一天的快乐校园生活,参观的老师们也真切的体验了一把儿童财商教育的整个过程。 学生张沐阳说,今天的身份是一个卖家,我们摊位名称叫做“心灵手巧”,主要卖的就是布艺社团时做的布袋子和铅笔盒。     副校长茅剑英说:“小蝌蚪生活日”是科小的一个品牌活动,在这天我们的孩子们不带书包,在校园里开展各自活动。比如,这次的小蝌蚪生活日里有“儿童影院”、“清山慧谷小讲坛”、还有“科学小达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贴近生活的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展现自我,学会生活的技能的同时获得一个完整而幸福的童年生活。  

查看更多
王胜:重新回归商业,用商业反哺公益
01-18
2017

王胜:重新回归商业,用商业反哺公益

来源:《中国慈善家》2016年12月刊 作者:王筱 原标题:王胜:另一种回归 王胜:上海百特教育创始人、理事长 2016这一年,王胜终于踏实了。 百特教育向商业领域迈出的回归一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方向。 “这是很爽的一年,”王胜说,倒不是由于重归熟悉的商业氛围,而是真的觉得百特正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专注财经素养教育已七年的百特很清楚,这是一片商业与公益融合的教育蓝海。 在上海,越来越多的民间组织开始向日渐流行的“社会企业”转型,以社会企业的发展模式为参照样板,立志走出一条自我造血的公益新路。王胜创办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之一。 2015年6月,上海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3个月后,它又以社会企业的身份获得了天使轮融资300万元。   开拓蓝海   在2005年之前,一直在商业领域冲锋的王胜,对教育和公益完全没有概念,直到投入曾任苏州市副市长的教育学者朱永新的门下,攻读博士学位。 “我过去做什么都是要算的,核算产业形势、收益、成本、盈利能力之类。但朱老师的团队,为了推广新教育实验,几乎啥也不算,全情付出。”王胜说。 朱永新曾这样形容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个“疯子”带着一群“傻子”为教育理想往前冲。成为这个团队的一员后,王胜的许多理念也在悄然发生转变。 2008年,花旗中国CSR找到教育博士在读、时任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的王胜,希望其帮忙推广“理财有道”这本启蒙读本,把书“送”进上海、北京各所名校。 书最终被送进北京四中、人大附中、上海中学等名校。在这一过程中,王胜意外地发现,学生们喜欢看这本书。尽管喜欢这种财商教育书籍的老师很少,但学生们的真实反应让王胜敏锐地看到了机会:财经素养教育不就是他正在寻找的教育改革突破口吗?一方面,这种教育课程在国内尚不发达,甚至处于被忽略的缺失状态;另一方面,学生们的喜爱正说明了这是时代真实的需求。 此时已有多年创业经验、深谙商业思维的王胜心里清楚,如果开办一家商业化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机构,钱不会少挣。但他最终选择了一条公益之路—不是把专业课程“卖”给那些城市象牙塔中条件优渥的学生,而是“送课”给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在他看来,后者一般会更早地进入社会,他们比那些家境富裕的名校生更急需财经素养教育,也更缺乏其他途径获得这种教育。 朱永新有个重要的教育观点:通过一个个教师个体自身的改变,来推动中国教育现状的改变。王胜在此基础上有着进一步的思考,“靠个人太慢。能不能有一种可以迅速复制推广、持续性强的东西来推进改革?” 2009年,王胜与张玮共同创办了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致力于青少年的经济公民教育。经济公民这一概念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百特教育共同发起,王胜如此概括其特征:“其一是会做选择,作为一个经济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会做选择;其二是负责任,要有责任感,无论是对自己、家庭,还是对社区,负责任非常重要;其三还必须懂规则,不仅是外部规则,还有自己的规则;最后两点,愿意合作、敢于创新创业。这五个元素构成了经济公民的逻辑体系。” 百特教育的课程设计包含了对经济学、财经素养、生活技能、创业等方面的培训,在上海、江苏、四川、贵州、广东、云南等省市作了试点。无论在城乡结合部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在贵州贫困山区的学校,还是城市里比较好的公办学校,百特教育都努力实施经济公民课程。 百特教育创始不久,王胜经由花旗集团基金会组织的国际金融教育峰会,结识了总部位于荷兰的国际著名社会理财教育组织—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获得了“阿福童Aflatoun”课程(还包括Aflatot和Aflateen课程)在中国的独家授权。该课程由社会、金融、创业等五个模块组成,社会课程包括认识与探索自我、权利和责任两部分,金融课程分为储蓄和消费、计划和预算两部分,另有一个单列的儿童创业部分。 然而,在社区实施这一课程时,百特教育发现,来学习的同一拨孩子年龄不同,来的频率也不一。一般的课程设置都需要学生定期连续学习,才能累积产生效用,而对于流动性较高的儿童群体来说,这种常规化设置并不适用。诸如此类的情况让王胜逐渐意识到了市场的多样化潜力与“因地制宜”的必要性,也对百特教育的产品阵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问题依然摆在眼前,“产品的标准化研发,很多公益机构根本没有能力做。”   以公司养公益   2015年的王胜是有些困惑的。他对百特教育的热情一如既往,但是对行业前景的预判让他得出结论:转型是必须的。 他屡次重申自己转型的决心,“这次转型相当于百特的七年之痒,我们是在跟自己的过去闹革命。”但是究竟怎么转,转到哪里去,他心里还是有些打鼓。 作为民办非营利机构起家的百特教育并不缺捐赠,除了从创立伊始就结缘的花旗集团基金会之外,汇丰银行、英国巴克莱银行、南都公益基金会等国内外资助方都给予了持续资助,并且捐赠金额逐年增加。 尽管与捐赠方关系稳定,且不缺乏资金,但王胜习惯了走一步看三步。他认为,一个机构如果常年保持依赖于捐赠,是不合理的,在财务上是不健康的。 同时,大部分捐赠是限定性的,规定了资金以何种方式用于何种用途。不论资助方如何慷慨与理性,毕竟并非实际运作者,机构的独立性、创新性与自主意志容易受到有形无形的限制。此外,2009年时还是一片蓝海的财经素养教育领域,在百特教育的开拓之后,市场需求已经呈现明显的增长与多元化趋势。成长在不同环境中的孩子,在财经素养教育中所需的侧重点有显著不同,这向百特教育产品的设计、更迭与推广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在公益机构的运作模式下,团队研发能力、反应速度都很难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单纯依赖捐赠做教育创新,想撬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几乎不可能。面对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与内部结构性的风险,成立公司,以商业运作模式高速发展与盈利,从而更有力地支持公益,这是王胜做社会企业最主要的动力。 面对乡村留守儿童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等学生流动性较高的学校,为了保证教学的完整性与连续性,百特的社会企业团队研发了“阿福童盒子”产品供公益传播:一个盒子中有六个活动,单独成型,保证孩子来一次就有相对成体系的收获。在此基础上,百特团队又进一步研发了“财富魔法盒子”,内容同样由六个方面构成,但是相对更复杂,针对中高端家庭孩子的需求所设计。 自此,百特开始了两步走的战略—作为公益机构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服务于留守儿童等中低端家庭,作为社会企业的佰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则面向中高端家庭更精细复杂的需求提供相应产品以获得盈利,反哺公益。 “我们2016年另外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我的很多精力转到社会企业这边来了。”王胜说,“我觉得这边的发展,一定会对公益机构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促使那边的效率进一步提升。而且我们这边研发出的好产品,我会把它进行转换。” 2016年的实践让王胜放心不少,虽然暂时还未开始盈利,但在这最艰难的第一年,背负着很重的研发压力,百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基本能够自负盈亏。投资者的支持也让王胜坚信自己这一步没走错,大家达成共识,一旦开始盈利,先把利润的30%捐给百特教育公益,此外百特教育公益还享有社会企业20%的股份。 目前,以社会企业为发展方向的公益机构很多,但由于普遍缺少商业人才、管理低效、社会创新能力弱、市场触角不灵敏、文化差异等原因,转型成功者寥寥。 在外界看来,王胜已然吹响变革的号角—百特教育未来五年的战略计划是到2020年时能够把受益群体扩展到一千万儿童和青少年。从2015年的54万到五年后的一千万是一个不小的跨度,支撑这份豪情壮志的是王胜对于接下来重点工作的清晰认识:把项目精心升级为标准化、可量化、可复制的产品;由教育机构向平台型企业发展,与各地政府、企业、组织、有能力的个人进行深度合作;注重提升品牌影响力,并通过互联网为全国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当个老教练就好   “我王胜是做企业出生,我是创业体质,是开创性质的,但是你让我守护好一个机构,不是我不能做到,只是那不是我喜欢的。如果有更擅长的人,那么我就找到接班者了。”谈及未来,王胜如是说。 倾心于教育事业的人似乎都拥有一种对年青一代由衷的信任,王胜也不例外。他已经为百特教育物色好了一支85后团队,明年将正式对外公布具体信息。 王胜认为,如果他不让出这个位置,对机构转型将是不利的,因为服务对象终归是95后与00后。如果他“堵”在这个位置上,年轻人也始终欠缺成长机会。他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承认: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这个团队只会比自己更强,到时候他安心做一个理事会成员就好。 但在此之前,王胜明白,他还要再坚持两三年的时间,用以完成这个向社会企业转型的艰巨任务。“未来五年,我可能会把50%的精力花在这上面,把它做成功。因为如果这个做不成功,整个大的转型都是胡扯。必须成功。”他说,“如果它失败,那么整个百特都有可能失败,将是一个巨大打击。”另外50%的精力,他打算在整个教育行业生态上面做一些研究。 至于五年开外的时光,王胜认为,不论是百特教育公益,还是百特教育商业,都是年轻人的天下,不再是他所要停留的地方。一旦百特教育稳定下来,他就会及时变换角色,仍旧是专注于教育公益行业与年轻人的辅导,但不再拼一线。“当一个老教练就很好,对行业说说话,开开会,写写书,不是挺好嘛,干嘛非要做第一线呢。”多年连续创业,看起来似乎永远不会疲惫的王胜已做好了功成身退的心理建设。

查看更多
一财专访:青年行
01-16
2017

一财专访:青年行

青年,你该有怎样的财商 女大学生“裸条”借贷事件,再次把这个青年群体与校园借贷的灰色产业链推到公众面前。从年龄上,她们已经是成人,但该群体的风险意识薄弱程度令社会震惊。 那么,青年在面对消费诱惑,该如何辨别其中蕴藏的风险和自身承受能力?她们,又该具备怎样的财商知识呢。 谁在裸贷   在新近“裸条”事件涉及的近百位位女性中,除了部分青年为了满足超出自己能力的消费欲望外,另有一些涉事青年由于创业资金链断裂、紧急事件需高额资金处理等因素。 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据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王胜观察,涉事青年人中“很多都来自于弱势群体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本身比较低,既不完全了解风险,也不知道怎么管理风险。” 在青年学生的消费信贷问题上,王胜认为,青年学生对风险及其防御方式一无所知,这是造成很多悲剧的重要原因,“风险意识缺乏,特别是财务风险意识缺乏是很重要的事,他们既缺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也缺乏渠道去获得相关的信息。” 这次的“裸条”事件,产业链条中很多部分触及法律法规。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即使在合法借款的情况下,如果利息约定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也不受法律保护。但相关新闻事件中的年利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值。 而且,贷款人的一系列行为还涉及侵犯他人人格权、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涉嫌组织卖淫罪、涉嫌构成介绍卖淫罪,而被作为其中一个环节的性交易者涉嫌构成嫖娼,资金流动平台在一定情况下涉嫌构成非法集资罪。 但对于大部分的青年群体来说,既对这些法律规范存在认知空白,遇到事情后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求正确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如果这些青年学生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及维权途径,也就能通过认识法律去认识自己的金融行为背后的风险。 百特教育从2009年开始就从事青年群体的财商公益教育活动,最初以送青少年理财读物进校园的方式开始。王胜说:“金融教育公益课程,我们一开始做的时候,发现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说很新,从小到大,包括我们的家长、学校老师,没有人教过我们如何系统管理自己的钱财,以及规划未来,整个青少年教育阶段存在很大的需求和空白。” 目前社会上,由于认知空白的受害人群更多的是来自弱势家庭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他们需要能够尽早地掌握财经知识和技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钱财和时间,规划自己的未来。 “更重要的是给他们赋能,帮他们减缓贫富差距带来的命运的不公,摆脱阶层固化带来的影响,促进技能提升。”王胜说。 财商意识   “专业的财商教育培训师在做测试调查的时候,发现孩子在3岁左右就应该接受财商教育了,远远不是通常说的‘小孩子还小不要跟他讲钱’,这其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很小就要开始的素质教育行为。”在花旗企业传播及公共事务总监毛志华看来,对儿童及青少年的财商教育应该及早着手,而“金融机构利用专知和能力做公益性的金融教育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 毛志华举例说,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做到让他们认识钱,知道人民币是什么,拿这个可以做什么,以及父母辛苦工作是要去赚钱,从小建立起孩子理解父母以及对金钱的正确认识。 从小培养财商意识需要家长共同参与。在今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成立青少年财经素养研究中心的活动中,荷兰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总干事罗兰先生介绍,研究机构认为财经素养有四个基本维度:包括计算能力、分散风险、了解通货膨胀和复利的能力;但国际研究也表明,全球范围内平均只有1/4的家长准备教给孩子这些基本的财务知识。 中国的情况在这几年有了显著变化,据百特教育介绍,“2009年我们在做调查的时候,只有不到10%的家长认可青少年财商教育有价值,等到去年2015年做调查的时候,80%左右的家长认可理财教育重要性,但只有不到20%的家长知道怎么教。” 王胜认为,国内的年轻家长们对孩子的财商教育重视度越来越高。“这两年百特教育做了很多社区亲子财商教育活动,大部分都是家长参与的,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家长参与进行教育,越年轻的家长越接受这个理念。” 百特教育此前尝试了线下工作坊、手机、网络、视频等多种方法,接下来也要跟沪江网、一直播这样的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进行合作,“我们不能忽视移动互联网的力量,作为平台要输出自己的想法、理念、做法,让更多的家长、青年直接受益。”王胜表示。 因材施教   如何进行财商教育? 王胜认为当然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 “不同年龄段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和财经素养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同,心理承受能力不一样,接触面和社会财富都不一样,不同程度上有不同标准。” 小学生只需要知道零花钱怎么管理、钱存在哪里、是不是制定花钱的计划、有没有参与家庭购物、开销设计;而职业学校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银行业务,甚至现在有了智能手机,购物更加方便,多了更多支付、借贷、理财的渠道,需要了解的知识就需要更全面。 以花旗青少年财商素质教育的项目设置为例,针对小学生群体,有“神探贝妮”的项目,进行最基础的财商、金融知识的普及,利用如儿童戏剧、卡通漫画这些小孩子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小学年龄层的孩子更好地接受和理解。 针对高中生则规划了“理财有道”项目,通过一些培训、工作坊的形式,提升高中生对金融理财知识、今后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内容的认知,并且学习一些技能要素。 针对职高、技术学校的学生,百特教育与花旗共同开展的则是“青年行”项目,从多方面培养,让青年人树立自信心,更好地融入社会。“职校学生面临毕业时,该如何为他们踏入社会做准备,不仅需要为独立成人做准备,到了社会上作为一个社会人,企业中作为一个工作者,去创业的时候需要采取的形式,这些需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设计。” 毛志华说:“就像国外的项目到国内落地时需要因地制宜一样,每个地方、每个年龄段的青年人需要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我们引进的是整体的一套的方法,但要有效传递,需要不断调整,因材施教。”

查看更多
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09-23
2016

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中新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张希敏)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简称“教博会”)23日在北京开幕。   本届教博会的主题是“聚焦核心素养,全力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主办方表示,第二届教博会从2016年3月起向全国征集教育创新成果,得到了教育界、企业界和公益界的积极响应。征集的教育创新成果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甘肃、西藏等23个省(市、自治区),经过专家评审,共有191项教育创新成果参展。   据介绍,在首届教博会关于教育创新成果定义的基础上,第二届教博会明确提出教育创新成果的SERVE模型,主张优秀的教育创新成果应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明确的标准规则、系统的解决方案和成功的实践案例四个核心要素。   此外,依据SERVE模型,教博会不接收单纯的著作、论文类成果,不简单地展示硬件仪器设备,更不接收具有明显应试倾向的成果。   基于SERVE模型,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首次向教博会推荐了十项SERVE奖成果:上海思来氏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化解决方案”、上海百特教育的“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北京青橙创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青橙创客教育整体解决方案”、广西兴华科学技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探究科技——科技素养教育的兴华创新实践”、光合新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洋葱数学在线陪伴式学习平台”、上海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的“成功教育托管农村薄弱学校的实践模式与策略”、北京职慧公益创业发展中心的“生涯教育与职业素养提升系列课程”、育宁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的“成长保——在线儿童成长顾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10+1 工程”、台湾吴如皓老师的“数学魔术——让数学课堂更有吸引力”。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光巨表示,教博会是教育创新与交流合作的良好平台,一所大学每年举办一届教博会,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创新,它对于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教育内涵发展方式变革、实现教育公平、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刘坚说,教博会主要聚焦教育内涵发展,一方面将积极增加教育领域的有效供给,展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质教育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避免围绕知识点、解题术、背题型、提分数的“落后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再生产。   据悉,教博会期间将举办12场特别活动、21场分论坛、48场沙龙,以及多场小型工作坊。主题涉及创客教育、科技教育、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区域教育改革推进、创造力培养、阅读与成长、亲子关系、数学好玩等。同时,自今年起,将每年举办一届教博会。(完)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m/sh/2016/09-23/8013011.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查看更多
理财周刊:培养孩子的财商,用这几招就够了
08-30
2016

理财周刊:培养孩子的财商,用这几招就够了

应该从几岁开始教孩子理财?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报酬?要不要给孩子零花钱?不知道生活中的这些琐事,是否曾给你带来过困惑。如果有过,那就对了,这说明你十分在意孩子的“财商”教育。   可是,你做对了吗?和所有家庭教育一样,财商教育也是潜移默化的。某些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处理得好,就会给孩子传递正确的财富观念;处理得不好,就可能会让孩子在成年后产生困惑……要找到正确的财商教育方法,既要讲究科学,又要结合一定的实际经验。   在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前,不妨先参考一下专家的看法。近期,花旗银行与佰特教育联合举办了一场“家庭财商教育分享会”,可以从专家观点中汲取一些精华,予以参考。   财富观是财商核心   说起儿童财商教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类似“教小朋友记账”、“让孩子学会不乱花钱”等具体操作层面的训导,因为这是许多成年人想当然的观念。不过,在专家看来,财商教育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先让儿童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可什么又是正确的财富观呢?培训师林夕媛用7岁小女孩的一幅画说明了这个问题。在女孩儿接受财商教育前,她理解的财富仅仅是金银珠宝,而在财商课之后,她的“财富画”上有时钟、计划表、物质财富以及机会。这表示,如今在她的理解中,除了物质财富以外,生命中第一笔财富是“时间”;同时,能为一个人带来财富的是他的规划能力;最后,她还认为“机会”也是财富。   诚然,将财富观置于具体的理财技巧之上,是儿童财商教育的“点睛之笔”。不过,如果我们对此进一步反思就会发现,即使在成人世界中,除了现金、股票、房产等物质财富以外,将一个人的时间、技能和机会作为自身之“财富”的观念,似乎也未必在每位父母心中真正确立。   或许我们可先给出一个这样的建议:如要让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财富观,为人父母的不妨先对自身的财富观作个审视,因为任何课堂上的教条格言都远不如父母的言传身教。   从体验出发学理财   在明确了财富观的重要性以后,要提升儿童的财商,还不能用过于教条的方法,而是要让孩子从自身的经验、感受出发,进一步懂得财富和理财的重要性。举例而言,在消费上,应先教孩子如何用钱,再教孩子如何赚钱。   这个观点意味着,一味地让孩子学会节俭、省钱,并不是明智的财商教育方法,时常灌输给孩子“花钱是罪恶的”的观念,更是错误的。与其这样,不如给孩子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其自己通过“练习”,体会出何为好的消费习惯。   林夕媛是通过一个“彩虹卷笔刀”的案例来具体说明的——某个孩子很想要一只彩虹卷笔刀,父母拒绝了直接为其购买,而是让他自己攒钱购买。最终,孩子通过坚持攒钱、成功获得后,非常喜爱与珍惜,甚至于不断地向周围的每个人展示这只卷笔刀。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绪经历了想要物品的冲动,父母不答应购买的失落,得知可以自己攒钱购买的兴奋,一点一滴攒钱的坚持,以及最终购买成功的自豪和满足。这样,在儿童的心中形成了一个健康、完整的消费体验过程,并在其日后消费,甚至目标达致过程中会反复上演。相反,从小未体验过“健康消费”情境的孩子,长大则更有可能成为“月光族”或“守财奴”。   此外,父母也不必过于计较孩子在这一过程中的“失败”。如果孩子有坚持不下去的失败经历,同样是难能可贵的。这时候,父母就要鼓励孩子,告诉他们,一时难以坚持的“中断”不代表“失败”,只要重拾信心、继续完成自己的目标,就仍然会成功。   父母要善于引导   教育,不是让孩子活在大人设定的“正确”与“错误”的阴影中,而是让其发展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自我。这样的理念,也同样可以延伸到财商教育中来。林夕媛指出,财商教育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并且要“让孩子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着迷”。   何为“着迷”呢?举例而言,如果孩子看到玩具车就要求父母购买,而一旦得到之后则弃之不顾,这并不是真正的“着迷”。而真正的着迷,是对某一样事物有持续不断的深入探索之欲望。   对于儿童本能的好奇心,家长要配合它的发展,引导孩子深入地去发现事物的美妙之处,而不能幻想总是用满足或拒绝的方式,简化地解决孩子购物需求引发的冲突。   财商是全面的教育   财商教育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而是一种全面的人格教育。虽说经济只是人生的一个维度,但财富问题所牵涉到的却是人生的方方面面。看似简单的金钱相关问题,在深层次上,其实无不涉及到儿童个性、追求、目标的培养,以及品格和责任的养成。   对于有人提出的“孩子做家务是否应该给报酬”的问题,林夕媛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基础家务也是孩子应该承担的家庭责任之一,因此家长不该对此支付报酬。更推荐的做法是,将家务变为一种“亲子游戏”,而不是买卖交易。不过,对于一些“较难”的家务,不妨适当给予金钱鼓励,激励孩子去完成。   不同年龄段的财商教育   财商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很重要,但也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经验表明,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对财富的认知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意味着,不同年龄儿童财商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既不可揠苗助长,也不要错失最佳时机。   通常在3岁时,儿童会形成对金钱的基本概念,这阶段的孩子可能经常会想翻大人的钱包,因此家长不妨摊开钱包让孩子看,教他学会辨认钱币。   在4岁时,儿童通常可以学会用钱买简单商品,这时,家长可以定时、定量地给孩子零花钱,让其学会有规划性地花钱,有条件地对商品进行选择(与放弃)。否则,孩子只会有“爸妈,我想要XX”的概念,而不知道钱到底该怎么花。   以下是不同年龄阶段财商教育的要点总结:   3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 4岁:学会用钱购买简单的商品; 5岁:明白劳动才能得到报酬;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学习攒钱; 7岁:观看价格标签,并与手中的钱做比较;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能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9岁:可以制订自己的用钱计划,并能和商家讨价还价; 10岁:懂得节约零钱,在必要时可购买较贵商品;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懂得珍惜钱,有节约观念; 12岁以后:完全可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交易等活动。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4NTE0MA==&mid=2658003362&idx=4&sn=73a05c5ade49c7c268c4af2bd5e4b1fc&scene=1&srcid=08292iJPlWRd67XQy9wlDbds#wechat_redirect

查看更多
搜狐网: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补补了
08-29
2016

搜狐网: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补补了

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    10岁的孩子在家饭后洗碗,给他5块钱“工资”。当爹妈的却争起来了。一个认为,既鼓励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巧妙引入金钱教育,用劳动换报酬,岂不两全其美;另一个认为,把家务金钱化,没有对家的责任和付出可言,形成做什么都要讲钱,后果不妙。   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教育意识也更新了。一家从事儿童财商教育的机构负责人介绍,现在10个孩子家长中会有7、8个认同应该进行财商教育,但究竟该如何进行财商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花旗银行组织的一场家庭财商教育分享会传递了不少有用信息。   几岁开始培养孩子财经素养?巴菲特:越早越好   应该何时开始促进孩子财经素养的培养?2014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回答这个问题时说:越早越好,这不仅靠学校,主要靠家庭。   财商教育究竟怎么做?国内首家青少年经济公民教育非营利组织佰特教育的儿童财商教育老师大林,讲了一个7岁小女孩的故事。让女孩用画画表达什么是财富?在进行财商教育之前,她的图画上只有一些金银珠宝。在那之后,她又画了一幅画,画面上首先是一个时钟,表示她理解生命中第一笔财富是时间,接着是一张计划表,说明规划的能力能带来财富,然后才是她本来理解的物质财富,最后,小女孩还在图画上写上了“机会”二字。有了如此的认识,相信这个孩子对于放学后应该先玩还是先学习,已经有自己的判断。      专家指出,与受到多少受先天因素影响的智商、情商不同,财商几乎是要靠后天培养和发展的。财商教育最重要的建立价值观、财富观。   通过财商教育,应该带给孩子的三种素养。首先是公民素养,包括讲诚信、负责任、愿合作、懂规则;其次是财经素养,包括独立选择,做事有计划,考虑预算和成本;此外还有企业家精神,包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注重行动、追求卓越,会管理自己,把人生进行经营。也涉及到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规则意识、创业意识4种意识。   财商教育模块包括认知与探索自我、权利与责任、储蓄与消费、计划与预算,最后,当孩子发现手里的钱不足以支持时,就会考虑到经营——儿童创业。   如果大学不练习300元怎么花,毕业可能成为“月光族”   西方建立在心理学发展和认知基础上的财经素养培育体系认为,儿童应该从3岁开始建立经济意识,获得相关知识,各年龄段财商教育重点不同。   根据年龄来进行财商教育的安排,3岁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区分纸币和硬币;4岁,应该学会用钱买简单的商品,如画笔、小玩具、小食品;5岁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地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   大林表示,给孩子推进“零花钱协议”最好的年龄段是3-4岁。“一个‘傻瓜方式’就是几岁给几块,例如3岁的孩子给3元零花钱”,定时定点发零花钱,不过,低龄的孩子,给零花钱的频率要高一些,比如3天给一次零花钱。让他知道,今天花1元可以坐一次喜爱的摇摇车,也可以选择今天坐3次,这样明天、后天就不能坐了。   使用零花钱协议后,你会发现,小朋友之前只跟爸妈讨论要吃什么,有了零花钱,他们就面临自己探索、选择的过程,而经济学的根本就是学会选择,从“我想要”到选择要什么、放弃什么。零花钱模式可以改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专家提醒,如果在孩子幼儿园时期不练习3元怎么花,小学不练习30元怎么花,大学不练习300怎么花,毕业工作了一旦接触大笔的钱,可能就成为一个“月光族”,“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被压抑的特质会在将来脱离你的视线时展现,那就要付出相应的金钱成本。”   到了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告诉他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一直陪伴他,因为要上班,通过劳动换取报酬。   到了7岁,孩子上小学,就有机会在放学时单独面对一个售卖的场景。那时起要让孩子学会观看价格标签,然后跟自己手中的钱做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也形成什么东西大约值多少钱的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长大后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现实成本去补上这一课。”   8岁时,可以给孩子去银行开户存钱,孩子走进银行就会看到利息、理财产品等概念,这样就有了一个情境教育的机会;9岁时,可以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家讨价还价,通过周末跳蚤市场等活动,学会买卖交易;10岁时,要开始讲节约了,因为这个年龄段起孩子迈向青春期,会向往一些新事物,例如溜冰鞋、滑板车,显得自己很酷;11岁,让孩子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形成“打折、优惠”的概念。有一个环节叫“看,这些商业广告里的陷阱”,教会他们识破陷阱,这样就不必在长大后花真实的社会成本去体验“上当”。      相比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专家强调,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告诉孩子 “人”=财富。现实中,这样的场景都是很不错的财商教育机会——   【与其赚钱,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一大误区是关于父亲的角色。“与其赚钱,还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父亲可以陪伴孩子做这样一个超市游戏:在超市里让孩子选择买100元的商品,他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接着,告诉他因为突发的原因需要将预算减到50元,孩子就会再选择,100元的东西是“想要的”,但只能从中挑出“必要的”当孩子知道100元可以过日子,减少到50元也可以过,就会有安全感。这也有利于避免孩子因安全感缺失产生攀比心。   【给孩子的零花钱,没有用来吃正餐,却买了星巴克……】   有家长发愁:给十多岁的女儿发了零花钱买午餐,她节省地买了饭团,然后把大头花在星巴克上,怎么引导?   然而专家却说,只要不触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应该尊重孩子把钱花在哪里的选择。“家长重视使用,这个孩子重视情趣。其实一个人的情趣很重要,情感的饱和度和情趣在人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对喜欢的事情着迷,价值观不同,可以选择。先教孩子如何用钱,再教孩子如何赚钱。老人带孩子,强调节省,不让孩子任由自己的心愿买看似不必要的东西。在传统中认为花钱是罪恶的,其实,花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财富能力。   【鼓励孩子堂堂正正去要自己该得的钱】   两个孩子一起去钓鱼,女孩钓的多,男孩没钓到,女孩卖了一条给男孩。第二天,女孩问男孩讨钱,家长觉得这样做不好意思。   专家却指出,买卖鱼的事情,是一个合同,第二天付钱是履约,如果当时就想好赖账,那就是诈骗,如果是回家后后悔了觉得不付钱,就是毁约。虽说是小事,但人的认识是一层层构建起来的,如果经历这样的过程,孩子长大后的界限意识就是模糊的。应该通过财经素养教育,让事情变得简洁,边界更为清晰,孩子就可以把精力余出来去发展更多的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做家务给钱,究竟对不对?】   对于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的经典疑问,大林指出,劳动可以得工资,但爱是不能用工资来衡量的。在家庭中,付费做家务是家长跟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让你感受工作是有价值的。但要让孩子理解,有些基础行为是必须做的,不可以付工资,例如垃圾是扔到垃圾桶里的;还有一些则是提升性的行为,例如通过报酬奖励的游戏,让孩子愿意多洗碗。 原文地址:http://mt.sohu.com/20160816/n464539862.shtml

查看更多
理财周刊:培养财富观“小鬼”学当家
08-29
2016

理财周刊:培养财富观“小鬼”学当家

 

查看更多
上海观察网: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补
08-29
2016

上海观察网: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补

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 10岁的孩子在家饭后洗碗,给他5块钱“工资”。当爹妈的却争起来了。一个认为,既鼓励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巧妙引入金钱教育,用劳动换报酬,岂不两全其美;另一个认为,把家务金钱化,没有对家的责任和付出可言,形成做什么都要讲钱,后果不妙。   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教育意识也更新了。一家从事儿童财商教育的机构负责人介绍,现在10个孩子家长中会有7、8个认同应该进行财商教育,但究竟该如何进行财商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花旗银行组织的一场家庭财商教育分享会传递了不少有用信息。   几岁开始培养孩子财经素养?巴菲特:越早越好   应该何时开始促进孩子财经素养的培养?2014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回答这个问题时说:越早越好,这不仅靠学校,主要靠家庭。   财商教育究竟怎么做?国内首家青少年经济公民教育非营利组织佰特教育的儿童财商教育老师大林,讲了一个7岁小女孩的故事。让女孩用画画表达什么是财富?在进行财商教育之前,她的图画上只有一些金银珠宝。在那之后,她又画了一幅画,画面上首先是一个时钟,表示她理解生命中第一笔财富是时间,接着是一张计划表,说明规划的能力能带来财富,然后才是她本来理解的物质财富,最后,小女孩还在图画上写上了“机会”二字。有了如此的认识,相信这个孩子对于放学后应该先玩还是先学习,已经有自己的判断。 专家指出,与受到多少受先天因素影响的智商、情商不同,财商几乎是要靠后天培养和发展的。财商教育最重要的建立价值观、财富观。   通过财商教育,应该带给孩子的三种素养。首先是公民素养,包括讲诚信、负责任、愿合作、懂规则;其次是财经素养,包括独立选择,做事有计划,考虑预算和成本;此外还有企业家精神,包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注重行动、追求卓越,会管理自己,把人生进行经营。也涉及到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规则意识、创业意识4种意识。   财商教育模块包括认知与探索自我、权利与责任、储蓄与消费、计划与预算,最后,当孩子发现手里的钱不足以支持时,就会考虑到经营——儿童创业。   如果大学不练习300元怎么花,毕业可能成为“月光族”   西方建立在心理学发展和认知基础上的财经素养培育体系认为,儿童应该从3岁开始建立经济意识,获得相关知识,各年龄段财商教育重点不同。   根据年龄来进行财商教育的安排,3岁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区分纸币和硬币;4岁,应该学会用钱买简单的商品,如画笔、小玩具、小食品;5岁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地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   大林表示,给孩子推进“零花钱协议”最好的年龄段是3-4岁。“一个‘傻瓜方式’就是几岁给几块,例如3岁的孩子给3元零花钱”,定时定点发零花钱,不过,低龄的孩子,给零花钱的频率要高一些,比如3天给一次零花钱。让他知道,今天花1元可以坐一次喜爱的摇摇车,也可以选择今天坐3次,这样明天、后天就不能坐了。   使用零花钱协议后,你会发现,小朋友之前只跟爸妈讨论要吃什么,有了零花钱,他们就面临自己探索、选择的过程,而经济学的根本就是学会选择,从“我想要”到选择要什么、放弃什么。零花钱模式可以改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专家提醒,如果在孩子幼儿园时期不练习3元怎么花,小学不练习30元怎么花,大学不练习300怎么花,毕业工作了一旦接触大笔的钱,可能就成为一个“月光族”,“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被压抑的特质会在将来脱离你的视线时展现,那就要付出相应的金钱成本。”   到了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告诉他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一直陪伴他,因为要上班,通过劳动换取报酬。   到了7岁,孩子上小学,就有机会在放学时单独面对一个售卖的场景。那时起要让孩子学会观看价格标签,然后跟自己手中的钱做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也形成什么东西大约值多少钱的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长大后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现实成本去补上这一课。”   8岁时,可以给孩子去银行开户存钱,孩子走进银行就会看到利息、理财产品等概念,这样就有了一个情境教育的机会;9岁时,可以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家讨价还价,通过周末跳蚤市场等活动,学会买卖交易;10岁时,要开始讲节约了,因为这个年龄段起孩子迈向青春期,会向往一些新事物,例如溜冰鞋、滑板车,显得自己很酷;11岁,让孩子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形成“打折、优惠”的概念。有一个环节叫“看,这些商业广告里的陷阱”,教会他们识破陷阱,这样就不必在长大后花真实的社会成本去体验“上当”。 相比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专家强调,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告诉孩子“人”=财富。现实中,这样的场景都是很不错的财商教育机会——   【与其赚钱,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一大误区是关于父亲的角色。“与其赚钱,还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父亲可以陪伴孩子做这样一个超市游戏:在超市里让孩子选择买100元的商品,他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接着,告诉他因为突发的原因需要将预算减到50元,孩子就会再选择,100元的东西是“想要的”,但只能从中挑出“必要的”当孩子知道100元可以过日子,减少到50元也可以过,就会有安全感。这也有利于避免孩子因安全感缺失产生攀比心。   【给孩子的零花钱,没有用来吃正餐,却买了星巴克……】   有家长发愁:给十多岁的女儿发了零花钱买午餐,她节省地买了饭团,然后把大头花在星巴克上,怎么引导?   然而专家却说,只要不触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应该尊重孩子把钱花在哪里的选择。“家长重视使用,这个孩子重视情趣。其实一个人的情趣很重要,情感的饱和度和情趣在人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对喜欢的事情着迷,价值观不同,可以选择。先教孩子如何用钱,再教孩子如何赚钱。老人带孩子,强调节省,不让孩子任由自己的心愿买看似不必要的东西。在传统中认为花钱是罪恶的,其实,花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财富能力。   【鼓励孩子堂堂正正去要自己该得的钱】   两个孩子一起去钓鱼,女孩钓的多,男孩没钓到,女孩卖了一条给男孩。第二天,女孩问男孩讨钱,家长觉得这样做不好意思。   专家却指出,买卖鱼的事情,是一个合同,第二天付钱是履约,如果当时就想好赖账,那就是诈骗,如果是回家后后悔了觉得不付钱,就是毁约。虽说是小事,但人的认识是一层层构建起来的,如果经历这样的过程,孩子长大后的界限意识就是模糊的。应该通过财经素养教育,让事情变得简洁,边界更为清晰,孩子就可以把精力余出来去发展更多的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做家务给钱,究竟对不对?】   对于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的经典疑问,大林指出,劳动可以得工资,但爱是不能用工资来衡量的。在家庭中,付费做家务是家长跟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让你感受工作是有价值的。但要让孩子理解,有些基础行为是必须做的,不可以付工资,例如垃圾是扔到垃圾桶里的;还有一些则是提升性的行为,例如通过报酬奖励的游戏,让孩子愿意多洗碗。 原文地址: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27592

查看更多
朵拉儿童乐园: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
08-29
2016

朵拉儿童乐园: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财商教育这一课该

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    10岁的孩子在家饭后洗碗,给他5块钱“工资”。当爹妈的却争起来了。一个认为,既鼓励了爱劳动的好习惯,又巧妙引入金钱教育,用劳动换报酬,岂不两全其美;另一个认为,把家务金钱化,没有对家的责任和付出可言,形成做什么都要讲钱,后果不妙。   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教育意识也更新了。一家从事儿童财商教育的机构负责人介绍,现在10个孩子家长中会有7、8个认同应该进行财商教育,但究竟该如何进行财商教育,很多人不知道。花旗银行组织的一场家庭财商教育分享会传递了不少有用信息。   几岁开始培养孩子财经素养?巴菲特:越早越好   应该何时开始促进孩子财经素养的培养?2014年,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回答这个问题时说:越早越好,这不仅靠学校,主要靠家庭。   财商教育究竟怎么做?国内首家青少年经济公民教育非营利组织佰特教育的儿童财商教育老师大林,讲了一个7岁小女孩的故事。让女孩用画画表达什么是财富?在进行财商教育之前,她的图画上只有一些金银珠宝。在那之后,她又画了一幅画,画面上首先是一个时钟,表示她理解生命中第一笔财富是时间,接着是一张计划表,说明规划的能力能带来财富,然后才是她本来理解的物质财富,最后,小女孩还在图画上写上了“机会”二字。有了如此的认识,相信这个孩子对于放学后应该先玩还是先学习,已经有自己的判断。      专家指出,与受到多少受先天因素影响的智商、情商不同,财商几乎是要靠后天培养和发展的。财商教育最重要的建立价值观、财富观。   通过财商教育,应该带给孩子的三种素养。首先是公民素养,包括讲诚信、负责任、愿合作、懂规则;其次是财经素养,包括独立选择,做事有计划,考虑预算和成本;此外还有企业家精神,包括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注重行动、追求卓越,会管理自己,把人生进行经营。也涉及到责任意识、成本意识、规则意识、创业意识4种意识。   财商教育模块包括认知与探索自我、权利与责任、储蓄与消费、计划与预算,最后,当孩子发现手里的钱不足以支持时,就会考虑到经营——儿童创业。   如果大学不练习300元怎么花,毕业可能成为“月光族”   西方建立在心理学发展和认知基础上的财经素养培育体系认为,儿童应该从3岁开始建立经济意识,获得相关知识,各年龄段财商教育重点不同。   根据年龄来进行财商教育的安排,3岁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区分纸币和硬币;4岁,应该学会用钱买简单的商品,如画笔、小玩具、小食品;5岁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地进行钱货交换活动;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   大林表示,给孩子推进“零花钱协议”最好的年龄段是3-4岁。“一个‘傻瓜方式’就是几岁给几块,例如3岁的孩子给3元零花钱”,定时定点发零花钱,不过,低龄的孩子,给零花钱的频率要高一些,比如3天给一次零花钱。让他知道,今天花1元可以坐一次喜爱的摇摇车,也可以选择今天坐3次,这样明天、后天就不能坐了。   使用零花钱协议后,你会发现,小朋友之前只跟爸妈讨论要吃什么,有了零花钱,他们就面临自己探索、选择的过程,而经济学的根本就是学会选择,从“我想要”到选择要什么、放弃什么。零花钱模式可以改变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专家提醒,如果在孩子幼儿园时期不练习3元怎么花,小学不练习30元怎么花,大学不练习300怎么花,毕业工作了一旦接触大笔的钱,可能就成为一个“月光族”,“要尊重孩子与生俱来的特质,被压抑的特质会在将来脱离你的视线时展现,那就要付出相应的金钱成本。”   到了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告诉他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一直陪伴他,因为要上班,通过劳动换取报酬。   到了7岁,孩子上小学,就有机会在放学时单独面对一个售卖的场景。那时起要让孩子学会观看价格标签,然后跟自己手中的钱做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也形成什么东西大约值多少钱的概念。“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长大后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现实成本去补上这一课。”   8岁时,可以给孩子去银行开户存钱,孩子走进银行就会看到利息、理财产品等概念,这样就有了一个情境教育的机会;9岁时,可以制定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家讨价还价,通过周末跳蚤市场等活动,学会买卖交易;10岁时,要开始讲节约了,因为这个年龄段起孩子迈向青春期,会向往一些新事物,例如溜冰鞋、滑板车,显得自己很酷;11岁,让孩子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形成“打折、优惠”的概念。有一个环节叫“看,这些商业广告里的陷阱”,教会他们识破陷阱,这样就不必在长大后花真实的社会成本去体验“上当”。      相比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价值观   专家强调,相比关于经济的知识点,财商教育更重要的是形成价值观。告诉孩子 “人”=财富。现实中,这样的场景都是很不错的财商教育机会——   【与其赚钱,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一大误区是关于父亲的角色。“与其赚钱,还不如做一个有时间的父亲。”   父亲可以陪伴孩子做这样一个超市游戏:在超市里让孩子选择买100元的商品,他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做选择;接着,告诉他因为突发的原因需要将预算减到50元,孩子就会再选择,100元的东西是“想要的”,但只能从中挑出“必要的”当孩子知道100元可以过日子,减少到50元也可以过,就会有安全感。这也有利于避免孩子因安全感缺失产生攀比心。   【给孩子的零花钱,没有用来吃正餐,却买了星巴克……】   有家长发愁:给十多岁的女儿发了零花钱买午餐,她节省地买了饭团,然后把大头花在星巴克上,怎么引导?   然而专家却说,只要不触及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应该尊重孩子把钱花在哪里的选择。“家长重视使用,这个孩子重视情趣。其实一个人的情趣很重要,情感的饱和度和情趣在人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专家认为,应该鼓励孩子对喜欢的事情着迷,价值观不同,可以选择。先教孩子如何用钱,再教孩子如何赚钱。老人带孩子,强调节省,不让孩子任由自己的心愿买看似不必要的东西。在传统中认为花钱是罪恶的,其实,花钱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财富能力。   【鼓励孩子堂堂正正去要自己该得的钱】   两个孩子一起去钓鱼,女孩钓的多,男孩没钓到,女孩卖了一条给男孩。第二天,女孩问男孩讨钱,家长觉得这样做不好意思。   专家却指出,买卖鱼的事情,是一个合同,第二天付钱是履约,如果当时就想好赖账,那就是诈骗,如果是回家后后悔了觉得不付钱,就是毁约。虽说是小事,但人的认识是一层层构建起来的,如果经历这样的过程,孩子长大后的界限意识就是模糊的。应该通过财经素养教育,让事情变得简洁,边界更为清晰,孩子就可以把精力余出来去发展更多的人生有意义的事情。   【孩子做家务给钱,究竟对不对?】   对于孩子做家务该不该给钱的经典疑问,大林指出,劳动可以得工资,但爱是不能用工资来衡量的。在家庭中,付费做家务是家长跟孩子玩的一种游戏,让你感受工作是有价值的。但要让孩子理解,有些基础行为是必须做的,不可以付工资,例如垃圾是扔到垃圾桶里的;还有一些则是提升性的行为,例如通过报酬奖励的游戏,让孩子愿意多洗碗。

查看更多
捐赠支持 订阅资讯

订阅佰特快讯,了解我们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