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封面

王胜:商业和公益融合的教育蓝海

2015-08-20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金融星球。如果你是金融文盲的话,你失败的概率会比较高。

  市场经济的发展,让年轻一代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服务和市场竞争,需要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储蓄投资、医疗保险等问题做出更专业、更理智的规划和决策。这对于年轻人的财经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眼下都难以提供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对于相对弱势群体的儿童及青少年则更难获取,并很有可能造成“金融文盲”的代际循环。

  2005年,王胜攻读朱永新教授的博士,并开始参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新教育基金会的工作。在此期间五王胜发现:教育领域中的优秀理念很多,但是能够实现可复制、可持续的教育项目却很少。基于6年外企中国区总经理的商业经验,他认识到从可复制和可持续的课程导入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教育创新之路。

  2008年,花旗银行的CSR官员找到王胜,希望在高中推广“理财有道”课程。初步尝试后,该课程推广的效果很好。这让王胜感到,青少年财商教育是一片公益蓝海。2009年,王胜和朋友共同发起成立了民办非企业机构——上海百特教育咨询中心,从财商教育开始了教育创新的行动。

  对于百特,王胜的初衷是尝试一种融合商业思维与公益情怀的社会创新模式:“我在机构内塑造公益基因,打造专业的公益团队,再使用商业模式来创建自我造血功能。随着机构的不断壮大和成熟,开始做财商教育的公众传播和政策倡导,促进更大的社会影响力。通过让公众对经济公民教育有所了解和重视,引发系列的教育创新和变革。”

  百特试图通过引入和开发符合我国国情的有关课程,及其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提升公民素养、财经素养和企业家精神这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会自主管理、共同生活的经济公民,造福自己、家庭和社会。

  因为机构定位清晰,创办时期的百特很快得到了花旗集团基金会、GSRD企业基金会、巴克莱银行的持续资助,以及国际儿童储蓄基金会的公益授权,在中国推广“Aflatoun”系列课程。几年下来,百特采用体验式学习和陪伴成长的教育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帮助儿童及青少年成长为自主管理、共同生活的经济公民的系列教育课程。

  成立近六年来,百特在机构发展战略方向上面临过两次选择。第一次是在百特发展初期,如果直接把国际财商课程设计为收费课程,在经济上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但王胜意识到在机构初创期,应该先塑造机构的公益基因,而不是追求短期的经济价值。

  第二次是在国际课程的推广过程中,一线老师在实施课程时,因为缺乏项目效果评估的概念和意识,往往会忽视项目的效果评估,忽视课程对于学生的行为转变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王胜决定暂停大规模扩展的势头,而是选择建立能够深耕细作项目的示范学校,这些学校可以较好地实现项目的长期效果,再经由他们去拓展和影响周边的学校。这一战略选择使得机构的项目更为稳健而可持续。

  成立迄今,百特已经有近54.5万名儿童及青少年受益于百特的多个项目,百特自身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分别在上海、北京、成都、贵阳、南京、苏州、深圳设有办公室,有近40名全职员工,近千名志愿者,为下一阶段引发更为广泛的教育创新打下了基础。

 

捐赠支持 订阅资讯

订阅佰特快讯,了解我们的进展: